第126章(第3/3页)

为了以防万一,她们也不是只准备一件寿礼,有时候也会预备一两样备用的,就是为了预防发生现在这种突发的事件。

溶月也知道现在跟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袁常在掰扯不清楚,要不然肯定会误了拜见太皇太后时辰的。

但这件事情呢,她看的明白,跟安嫔根本没什么关系,现在安嫔想用自己的寿礼补上,这份人情,她如何都不想欠安嫔的。

而且,她不想如此轻轻巧巧的放过袁常在,那样太便宜她了。

所以,溶月开口道:“多谢安嫔娘娘的一番好意,只是我也有多准备出来一份寿礼,就不用麻烦娘娘了。”

说到这里,她又突然话锋一转道:“但是呢,我这座白玉观音像,当初可是花了一千两银子买来的,可不是袁常在轻巧巧的一句对不起就能算了的,我也不怪罪袁常在的莽撞,等参加寿宴回来,麻烦袁常在往我那边送一千两银子,这件事情,就算两清了。”

其实,这座白玉观音像是徐安庆花了三百两银子淘弄来的,她现在直接说出一千两,就是要让袁常在肉痛一下,不要以为装作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就算完事了,世界上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再说了,袁常在故意摔碎白玉观音像,抱得又是那种恶毒的心思,想让她在太皇太后面前丢丑,可见心思之坏,她怎么可能轻易的放过她呢。

不让她长点记性,真是对不住自己。

溶月此言一出,刚刚还一脸可怜兮兮模样的袁常在,顿时气的跳脚大叫道:“一千两,你怎么不去抢,一个破观音像,哪里值一千两银子了。”

溶月冷笑两声:“别人的我不知道值不值一千两,但我当初买的时候,可就是一千两,怎么,袁常在赔不起,那刚刚就别这么莽撞的摔碎它呀。”

袁常在顿时被溶月那个轻蔑的眼神刺激到了,刚想出言不逊,但在旁边的安嫔早没有了耐性。

她也知道溶月的白玉观音像肯定不值一千两,看成色就能看出来,但袁常在确实有错在先,更不要说,还是抱着那种心思,不小惩大诫的话,日后袁常在还不知做出什么错事来呢。

“那就这么说定了,回头袁常在拿一千银票赔给徐妹妹,还有,回来之后,禁足一个月,罚抄写三十遍宫规。”

此言一出,袁常在顿时傻眼。

她当初在听说溶月准备的贺礼是一尊白玉观音像之后,想的挺好,计划的也挺好,只要自己放下身段,故意装作是自己不小心撞了人,才摔碎的白玉观音像,再装作可怜兮兮的模样,向来在意贤惠大度名声的妃嫔,也不能把她怎么样。

就是没想到溶月会狮子大开口,让她赔一千两银子,外加安嫔罚她禁足一个月和罚抄三十遍宫规。

别说她没有一千两银子,就是有,她也不会赔偿的,更不要说那尊白玉观音像一看就不值一千两的样子。

“安嫔娘娘,嫔妾不服,凭什么徐贵人说是一千两就是一千两。”

这会儿袁常在也不打算装了,刚刚还口口声声的徐姐姐,现在一见讨不到便宜,就立马变成徐贵人了。

可惜,安嫔根本就不给她一个眼神,倒是溶月直接说了一句“不服,那就憋着!”,差点把在场的妃嫔逗笑了。

紧接着,安嫔对着溶月道:“时辰不早了,那徐妹妹就赶紧派人回去重新拿寿礼吧,要不然要迟到了。”

溶月道:“不用。”

说罢,从穿着的豆绿色旗装袖口中,掏出一本书来。

这本书就是为了以防万一,让徐安庆为她另外准备的另一份寿礼,是一本大师亲手抄写的经书。

她放在身上,就是为了以防万一,没想到最后还真的用上了。

安嫔和几位妃嫔终于恍然大悟,知道她原来早有准备,怪不得跟袁常在说话时,丝毫不见脸上急色呢。

而袁常在却直接气了个倒仰,没想到溶月不仅早有准备不说,还一直不动声色,她连打听消息都打听不到。

那她辛辛苦苦谋划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赔给徐氏一千两银子吗。

一想到这些,袁常在就立马气的心肝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