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大好的年(第3/4页)

孟父是战场上受了重伤,如今在疗养。战场凶猛,能捡回一条命就是万幸。

看孟定山说话口气,应当是养的不错了。

等第二日,黎王府门前就热闹,好些家帖子都递拜帖给孟家,黎管家帮忙招待的,问孟定山如何,孟定山打仗成,让她管事社交那真是苦了她了。

结果宫里下来人,是祝灵女官到了。

孟定山一看当即是千恩万谢,请了祝灵住下,说:“二爷爷好,想着我,知道我怕麻烦。”

“多年未见,大小姐风采更甚从前。”祝灵笑道。

孟定山也笑,以前也是一道玩的,让祝灵别急着忙,坐下喝杯茶说说话,叙旧聊天。祝灵说她和擒娇都没成婚,孟定山略是诧异,“不应该啊。”

俩人有样貌也聪慧,还是二爷爷身边的人,黎家人即便是家奴,那也不同一般,二爷爷那等好心肠,怎会不给二人找夫家。

祝灵一笑,说:“我和擒娇都是被遗弃,进黎府后一直相伴,结成了姐妹,说这一辈子就这般过,图的自在乐呵。”

“这般好,自在乐呵比什么都好。”孟定山道。

“我二爷爷如何?两个小皇子如何?”

按如今嫁鸡随鸡算,那黎南珠嫁给历延年,辈分从爷爷辈矮成了孙子辈,但谁叫黎南珠这位‘二爷爷/二叔’做久了,昭州那边的关系,见了黎南珠还都是照旧的喊。

包括京里首辅大人,私下同帝后一道吃饭,也是喊阿叔。

皇帝都喊阿叔呢。

“大殿下像主子多,小殿下像圣上,不过小殿下画画同主子一般。”

孟定山一下子就乐起来了,说这个好,是二爷爷的孩子。

后来孟定眩一等人进京,苏府是早早在城门口迎着,后来车架往苏府去了,小兵跑来报信,孟定山听不听就知道怎么了。

“不去管了。”

在家里住了这么久,如今到了京里,去苏府住几日能如何?孟定山不觉得大事,苏家圣上没定罪,那就是阿芝的亲生父母,平时不回来,难得有机会回家看看挺好的。

至于弟弟,孟定山才懒得管,都成家了,她管什么。

宫里黎南珠也听闻,是苏夫人身边的老妈妈亲自在城门候着,见了车架就哭出声,说夫人想小姐云云,府邸都收拾出来了,还是小姐住的院子,一直留着。

又说姑爷好,又夸又可怜的。

孟定眩就赶车先到苏府。

黎南珠此时就跟历延年说:“这小子战场上不知道是什么样,但私下里还是一如既往,耳根子软,又疼妻子。”

“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同大将军吃饭啊?”红豆问。

小糕也想见大将军。

“那你们俩做好心理准备,我以前过年去孟家玩,大孙女是逮着我就比划身手,要教我防身术。”

“好诶!”红豆高兴的叫好,他想让大将军帮他看看。

小糕就有些忧愁,他拳脚功夫不厉害,软趴趴的,教他的师傅都夸不上好,见了大将军那岂不是丢人啦。

黎南珠笑嘻嘻跟历延年说:“我全都耍懒溜走了,哪敢跟她比啊,从小就厉害。”也就信四能跟孟定山交手。

两人习武天赋都好,但如今不同,孟定山是指挥加大型作战类型,信四是独来独往高手刺客,至于现在,真打起来,那不知道谁输谁赢——没打过。

犒赏将士,历延年早早将国库清点,黎南珠说咱们紧巴紧巴,也不能苦了各位战士,尤其是死去的,那得给安家费,查明家里情况,定要送到死者父母妻儿手中。

兵部开销真的庞大。

这次胜了,赏了之后,就能动精简兵部了。将老弱残的将士、兵卒子都发了一笔银钱,让回家,或是给在当地府县、镇上安排个衙役差事。

实在是干不动的,那就多给点退休费。

如此一算,后头花销要用银子的地方更多。

但再怎么样也不能省了这笔。

好事情是,精简后,剩下的都是强兵强将不说,日常粮草开销也会少一半——吃饭的人少了,平时养军花销自然也少了。

这事等缓缓放到年底,或是明年在做。

“百姓休养生息,这些年打仗太猛,田税可以缓一缓,多鼓励种田,安家,胆子大的经商,不能收了大勃就丢了不管,商人互通来往,那边羊毛皮子多,离着近的尧城可以作为中站城市,往中原北方输送。”

“我记得最早时,还有商人卖毛衣毛裤的。”

黎南珠在昭州长大,关于祖上穿过来,他那时候特别好奇,每天逮着他哥问东问西,但因为隔得远了,他哥知道的也不清楚——只知道耳熟能详的大事。

比如辣椒土豆,他祖上是首辅这类标志性的。

黎南珠就去看家谱,结合地方志,还有一些别人写的首辅册之类书籍,永熠时商业空前繁盛,大勃那边就是大历地盘,买卖羊毛、皮子,昭州是大型工厂加工地,很熟练的纺织羊毛,做成毛线,然后运去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