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我是荡夫(第3/5页)

这队伍中骑马年轻的就是孟定眩了,看着雄赳赳气昂昂的,黎南珠掀开帘子瞧前面人,跟表姐笑说:“小眩可真嘚瑟,家里给定了亲没?都二十的人了。”

“他娘给看了一位,不过他说什么不乐意。”孟新兰和南珠在这儿说孙儿坏话,“我看他是害怕。”

黎南珠扣个问号。

“孙家女肖似他姐。”

黎南珠就笑了,懂了,说:“那孙家姑娘一定是侠肝义胆的好女侠,身手怕也不错。”

动辄不听话了,那就要比划比划。

“是个好姑娘。他眼睛不好使,强扭的瓜不甜,幸好还没下定,不好耽误人家,他爹娘气,他姐姐拉着打,我见了说那就跟我上京看看,就带过来了。”

百姓夹道有喊孟大将军的,孟新兰看了眼外头,那些喊的热闹的百姓一下子安静了。孟新兰笑说:“可能跟他们想的威风凛凛女将军不一样。”

“是个老太太了。”

黎南珠就说:“那也是一拳打他们十个的老太太。”

“哈哈哈哈。”孟新兰大笑,拍了拍南珠的手背。

将军老矣,没什么不能提的。

一行人先进宫面圣,余下的人到黎王府安顿下来,也幸好黎王府大,黎南漳让表姐住正院,跟底下人说:“正好正院都收拾好了,先我一个人住,你把我的东西挪到我弟弟院子,回头慢慢收拾。”

元和帝早早设宴,君臣用了一顿不午不晚的饭,知道孟新兰带着孙儿住黎王府,便不再多说给安顿宅子,点了点头。

之后出宫,回去安顿。

“哥,我怎么觉得,刚圣上看我眼神不对劲?”黎南珠仔细回忆,“是不是我忘了点什么?”

黎南漳也觉得今个元和帝看他时,眼神有点欲言又止,可他想不来,“不知道,应该不是什么大事吧。”

等到了黎王府,管家喜气盈盈出来迎接,先把大事交代了,“王爷郡王,晌午你们出府没半个时辰,宫里来了赐婚圣旨,是刘公公宣的,得知王爷郡王没在府上,刘公公一直在府里等候。”

黎南珠:……

黎南漳:……

“哥,难怪刚吃饭没看见刘公公,原来是在咱府上喝茶。”

赶紧接旨吧,东西香案管家备齐了。

众人就在王府院子跪地听刘公公宣旨,接了旨,刘禄宝喝了一下午茶,跑了几趟茅厕,现在终于办完事能回宫交差了。

黎南珠想到刚元和帝的表情,就说:“劳刘公公回去跟圣上说下,我可开心了,领了旨就在家备嫁,刚才在宫里时不知道,还没感谢呢。”

“是,奴才记下了。”刘公公擦擦汗,出门上马回宫。

这宫门都快落钥了。

刘禄宝到了宫里先回去交差,末了把黎郡王留着他说的那些话跟圣上一五一十交代了,元和帝听得乐呵呵直笑,说:“这俩兄弟,刚进宫吃饭时,是两眼懵的,朕到不好意思提醒了,孟将军舟车劳顿先吃个安生饭,朕就没提,他俩坐在底下时不时看朕,尤其是南珠,小表情憋着可多了。”

“等明年嫁给延年,进了宫,宫里就不冷清可热闹了。”

刘禄宝听的也陪笑,尽管猜到了圣意,现在听了又惊讶一遭,看来圣上心情确实很好,以前藏在心底的话,这会轻轻松松提起来了。

皇子皇孙成年娶妻那必须出宫建府,留宫里的只能是太子了。

有了黎家支持,如今来了孟家,立皇太孙的事,圣上也有了底气,这次应当不像之前那般,朝中反对声压不住了。

七月中,黎王妃到了京城。

黎家全家团聚,人都到了,小辈见过孟奶奶,之后就是各家走动了,黎暮珂走动黎暮泽那儿,说说话什么的,孟定眩年轻,带着黎家大郎二娘一起玩,还要同二爷爷打马球。

“不行不行,这几天正忙着,回头陪你们玩。”

“让信四带你们去庄子玩,那里可好玩了。”

二爷爷一股脑把孙子辈都打包给信四带娃,他的《大历平凡录1》进入了尾声,最开始黎南珠只想搞个两万字的大纲文,配点插图,差不多就三四万字的厚度,正好一本书厚度。

但现在有了两位替笔先生写,是架构越来越大,人物越来越多,写的越来越细——

这李四的家主李家,是黎家、孟家的结合版了。故事采用的是倒叙,黎南珠打小从表姐那儿听了许多战场上的故事,都是小人物小兵卒子的事迹,他把这些一说,那两位先生听的眼泪汪汪的,下笔如有神助,很快第一版就写好了,两人还打磨,还想着第二部 。

搞得黎南珠也上心精细多了。

这几日正式定了文稿、画稿,到了印刷初版这事就简单。

“对了,想个笔名,你们俩想叫什么?”黎南珠问二人。

留苗苗的叫周海,瘦矮个,胖点的高大叫王平。两人替小郡王写了大半个月的书,真没想到他俩还能在这话本子里留姓名,当即是一愣,不可置信问:“我们俩留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