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郡王交代(第2/3页)

可人哪里有完的?

这就放屁了。

延年孝顺,与先太子父子感情深厚。若是已故的太子知道,他死后,朝堂万民是这么拿他对比要求历延年的,可能也会心疼儿子吧。

想到此,黎南珠就对年年说不了重话,延年不像他能做个混不吝。

“坐了一下午车,好好歇歇,我听说这里浴池还是温泉水,晚上用了饭放松放松,明天早起,阿叔检查检查你马球技术怎么样了。”

以前那会,小历延年在昭州过了第一个年,开春后又不敢去外头球场打球,黎南珠就陪着小历延年,每天中午日头最暖和的时候在院子里踢一踢球,教了点基本球法和理论知识。

“好。”历延年也想到了在昭州时岁月。

正院很大,正堂屋东西厢房,后头还有小花园和八角赏景的亭子,旁边潺潺流水引入了一个活泉眼,流入一处绿荫花丛遮挡住的池子。

不露天的温泉也有,就在洗澡间,这个就比较小了。

黎南珠一看就高兴,真是老鼠掉米缸——滋滋乐。

“祖上是穿的真的太好了!”

黎家不管是昭州还是京里还是别庄,在卫生间这块特别方便。

黎南珠决定晚饭和年年一道吃完就各自去泡温泉,跟擒娇点饭:“晚上吃火锅,鸳鸯锅,一边中辣一边菌汤,别用鸡汤熬了,就各类菌子弄的清淡点,肉的话——”

“主子,我刚问过了,李师傅说庄子上有鹿肉狍子肉。”

黎南珠:“行都安排上,菜的话什么新鲜上什么,主食要一把细的拉面。”

李厨子是跟着郡王走的,郡王在哪他在哪,照顾郡王胃十载,擒娇一说,李厨子当下应好,说都准备好了,猜郡王晚上就要吃锅子。

不过以前鸳鸯锅另一半多是酸菜的、番茄的,现在换成菌汤锅,还不要鸡汤打底——那是嫌荤腥味重,肯定是为了照顾皇孙胃口。

看来皇孙喜欢清淡的。

李师傅先把面和了,拉面这面团不一样,得劲道。

别庄里外忙活起来。

今日到的是把带的行李衣裳都挂起来放好,也有摆上主子喜爱的摆件或是用趁手的东西,像是历延年那儿,大嬷嬷安排的有条不紊,皇孙用的笔墨纸砚等等都布置好,被褥也换成宫里带出来的,不用别苑的。

郡王皇孙住一个院子,实际上也方便别庄管事——他得仔细盯着庄子里的人,别出了纰漏,还要在核实问一遍,看看两处哪里缺什么,他给补上。

管事听到郡王说晚上和皇孙一道用锅子,不用准备两头,心下一沉,真要如此了吗。

“……用完了饭,后头露天的温泉池子郡王要用,到时候就不用庄子里人伺候了,大家早点歇着。”祝灵跟管事交代。

管事听了点点头,说他会吩咐下去不打扰郡王和皇孙。

“祝灵姑娘,我再去看看厨房那边。”

等到了厨房,管事一问,听说郡王点了名要吃鹿肉——

这可是大补的,皇孙那身体……

管事是黎家人,自然是听郡王的,可郡王这样行事,要是真惹怒了皇孙那牵扯下来也不好,他满腹心事,想了又想,决定去皇孙那儿含糊提个醒。

“给皇孙请安。”管事见了礼,一路过来在肚子里把话过了八百十遍,这会自然道:“郡王说晚上想同皇孙一道用锅子。”

大嬷嬷知道,还想管事也太谨慎了。不过谨慎了好,事关皇孙,事无大小都得谨慎些,尤其是在外头不比在宫里安全。

“知道了,你退下吧。”历延年道。

管事心里震惊,皇孙都知道的,看神色也是许的,当即不敢露出面上来,又行了礼告退,出了正院子门,咬了咬牙,叫了他女儿过来吩咐。

“……这事你嘴严实了,谁都不能说,去吧。”

管事大姑娘叫唤巧,十七岁了,听他爹一通话,是臊的脸红,也不敢有什么话,顶着大红脸就去办事了。

郡王不愧是郡王。

夜里别庄点了灯,微风徐徐的,有点冷。西厢窗户是琉璃彩色玻璃的,窗台低,采光好又漂亮,虽然不是落地窗,但在古代这样大窗户真的少见和稀罕。

玻璃属于贵族家有的东西,但大面积的玻璃窗那也不是是个贵族就能用上的。

火锅就摆在西厢琉璃房吃了。

窗外挂的灯笼光折射下,跟里头的光辉映确实是漂亮。

“KTV绚烂小彩灯似得。”黎南珠夸了句,涮个火锅还挺有情调,然后就招呼年年涮火锅。

吃火锅这事得自己动手,一边吃一边聊才有意思,旁边老杵着人伺候夹菜端碗什么的,黎南珠吃不香——事实上小郡王在吃饭上不怎么爱人伺候。

历延年也知道,过来时就跟大嬷嬷说了,让大嬷嬷早早歇着。

今日也累了一天了,大嬷嬷年纪上去精力不济,便想有郡王看着,只是吃个饭应当没什么关系,交代了小太监,歇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