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孔家大难,三方和谈,国库空虚,就你也配给朕外甥赐字?(第6/7页)

“杨大人绝无此意。”

“臣认为,各大王朝都在针对孔府,虽墙倒众人推,可大夏王朝完全可反行其道,如此一来,天下读书人便会觉得,我大夏王朝终究是礼仪之邦。”

“而对孔家来说,这是圣恩浩荡,会铭记于心,至少百年内,孔家一定会牢牢记住此事。”

“再者,孔家如今乃是孔正代持传圣公之职,孔正乃是圣人钦点正儒,如若打压,终究是不好。”

李善开口。

为杨开解释。

随着李善的声音响起。

其余几位尚书,也连连附和。

只是,永盛大帝并不在意。

但他没有说什么,只是过了一会,永盛大帝开口。

“查不查孔家,再说。”

“不过,由礼部下旨,大夏王朝,所有书院,不可由孔家人担任院长,如若与孔家关系极好,责令主动卸职,有一定关系,换去其他书院,降职为夫子即可。”

“再有,大夏儒生启蒙书,更改为国学,往后大夏科举,孔圣之道,三次一轮。”

永盛大帝开口。

严查孔府暂时放一放,但这些事情要做。

大夏儒生启蒙书,乃是孔圣之学,正是因为如此,对于这些懵懂无知的学童来说,从接触书本的第一刻开始,孔家的种子就已经扎根于心了。

还有大夏科举,出题必须要与孔圣有关,也正是因为如此,孔圣之道,捆绑了读书人。

这也是孔府的底蕴之一。

以前,没有任何王朝敢取消这个,但现在可以取消。

一但取消,对孔家来说,打击更加恐怖,但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就是真正的集权。

“陛下,礼法改制,万万不可啊。”

杨开出声,他第一时间不同意。

只是,当他看到永盛大帝冰冷的目光时,杨开沉默了。

其余几位尚书包括李善,都没有继续开口。

原因无他。

这跟他们没有太大关系,亦或者说,他们知道永盛大帝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说与不说,都不会影响最终结果。

“先处理书院。”

“明年再更改启蒙书。”

“等这一次科举之后,下届换题。”

“朕不想说第二遍。”

永盛大帝开口,这不是妥协,而是缓缓展之,毕竟自己教过顾锦年。

治大国如烹小鲜。

一个王朝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一刀切,应当慢慢来,温水煮青蛙,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才是上佳。

“臣遵旨。”

杨开没有啰嗦,老老实实答应下来了。

等解决完这件事情后。

永盛大帝继续开口。

“何爱卿,筹备五百万两白银,为顾锦年修建侯府,朕已选好地址,和硕园一带刚好能拿来建造,也离皇宫近。”

永盛大帝出声。

他要为顾锦年修建侯府,张口就是五百万两白银,要给顾锦年搞个大大的侯府。

只是此话一说,众人心头一惊。

和硕园,占地一千四百亩啊,这比王府还要大,太夸张了。

不符合礼制。

更主要的是,五百万两白银,也是真够奢侈的。

看着众人皱眉,永盛大帝不由恼怒了。

“锦年为朕大夏做出如此贡献,修建一座像样的侯府,很难吗?”

他出声,略带怒意。

之前不管如何他都不会带怒意,可涉及到顾锦年的事情,他直接生气了。

“回陛下,不难。

“不过,国库无银,请恕臣无能。”

何言很直接。

他不是不同意,问题是没银子。

“国库无银?”

“怎么会没银?”

这下子轮到永盛大帝皱眉了。

“镇国公领兵五十万,光是犒赏三军,以及相应军费,便支出两万万两白银出去。”

“江宁郡洪灾重建,支出三千万两白银。”

“江陵郡补贴百姓,支出七百万两白银。”

“京察即将开始,所有费用,前前后后一百万两白银。”

“再过一月,便是春元节,举国同庆,礼部需准备皇室用品,以及宫中赏银,外加上皇室补贴,前前后后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再者,十日前,广平郡连续两月大旱,拨款四百万两白银,锦州连月大雨,拨款一百五十万两。”

“广南地带,剿匪军费便高达三百万两。”

提到银子,何言就开始长篇大论了,总而言之,这里要花银子,那里要花银子。

听的永盛大帝头疼欲裂。

“你直言,国库还剩下多少银子。”

永盛大帝有些恼怒了。

“回陛下,结余不足二百万两白银。”

“不过臣倒是有法子,可以解决此事。”

何言开口,道出实际银两。

“还剩下二百万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