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他年若我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第5/7页)

甚至到最后朝廷下了圣旨,你都可以不管不问?

有句话叫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可这指的是特殊情况,非常时刻,而且虽然话是这样说,古今往来除了要造反的将军,有那个将军真敢这样做?

真要做了,即便立下泼天的功劳,归来以后,其下场只怕也是十分难看。

而若是杀的话。

岂不是寒了百姓的心?而且顾锦年身后是谁,刑部岂能不知道?

因为这件事情,刑部尚书头疼了许久,到最后他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去求见陛下,希望能得到答复。

只是面圣过后,刑部尚书一脸沉重的离开宫内。

陛下只说了一句话。

依法办案。

陛下开口了,刑部尚书自然不会有其他想法,可是这件事情无论是杀还是不杀,对大夏来说影响都很大。

回到尚书房。

刑部尚书看着面前的卷宗,沉默了许久。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取来毛笔,染了些朱砂墨,赫然在卷宗上留下几个字。

【斩立决】

这是他的批文。

斩立决。

他只能这样做了,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卷宗审批完,徐平长长吐了口气。

而后将卷宗交给下面人,送往皇宫,等待陛下的最终审批。

走出尚书房内。

徐平望着院中的菊花,有些沉默,最终他缓缓开口。

“他年若我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世子殿下,当真天下无双啊。”

“老夫,惭愧。”

徐平感慨,他由心底敬佩顾锦年,虽然站在他的立场,他也是判顾锦年秋后问斩。

可顾锦年所作所为,让他发自内心的敬佩。

临阳侯,当真生了个好儿子。

镇国公,也当真有了个好孙子啊。

卷宗送走了。

而此时此刻。

相府当中。

李善站在书房,缓缓落笔,将顾锦年在白鹭府作的诗写下。

到最后,他的毛笔缓缓落下。

眼中平静无比。

“想要借此得民心吗?”

“不可能的。”

他喃喃自语,眼神当中充满着各种想法。

而与此同时。

西境府。

一座巨大的宫殿当中,祁林王握着一枚玉佩,看着下人呈上来的诗词。

眼神之中,尽显冷漠。

而宫殿下方,一道声音也缓缓响起。

“王爷。”

“顾锦年再一次破坏我等计划,若现在没有对策的话,只怕难以完成大业啊。”

声音响起,是一名黑衣人,他立在宫殿当中,如此说道。

“你们做的太过分了。”

祁林王望着黑衣人,眼神冰冷道。

感受到祁林王的目光,后者没有丝毫畏惧,而是缓缓开口。

“王爷,并非是我等做事过分,而是无毒不丈夫啊。”

“如若不这样做,大夏王朝必然一飞冲天,国君之位,也将稳固如山。”

“请王爷见谅。”

后者出声,对于白鹭府发生的事情,没有一点愧疚,反而认为无毒不丈夫。

“哼。”

祁林王冷哼一声,很显然他的确不满。

可过了一会,他的声音又继续响起。

“不管如何,你们所做事情,都给本王停下来。”

“朝廷一定会重视此事,到时候顺藤摸瓜,尔等计划都将付之东流。”

“眼下要做的事情,就是发动一切力量,赐死顾锦年。”

“他快要得民心。”

“若他得了民心,以后谁都对付不了他,不能让他成长起来。”

“本王该做的事情也已经做完了,让你后面的人也要尽全力,若顾锦年此番不死,我们的合作,本王要重新考虑了。”

祁林王开口。

白鹭府的事情,他有参与,但的确不清楚具体情况,只是包庇了很多人罢了。

如若知道是这样的情况,他不会参与的。

这是心中最后一丝良知。

可事已至此,让他放弃,自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差最后一步,若有机会,他还是想尝试拼一拼。

“请王爷放心。”

后者点了点头,随后转身离开。

待他走后,祁林王的眼神当中,也出现了犹豫之色。

一直到翌日。

大夏京都。

天还未亮。

许多百姓已经早早起来了。

今日,他们知晓,有一个叫做顾锦年的人,要押送回京了。

百姓们在必经之路等待着。

想要看一看顾锦年。

这几日,白鹭府的事情,在京都热议不绝,众人为顾锦年的遭遇打抱不平。

认为顾锦年一心为民,却惨遭入狱。

可人微言轻,起不到什么作用。

如此,等到寅时时,囚车缓缓出现,映入百姓目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