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第2/4页)

这个笑容和方才那个一样好看,只是意味不同。

随着一声惊呼,两人同时看过去。

曲池边上的揽星楼上已同时放出数百明灯。

明灯如星,在夜空中愈飘愈远。

萧岭眼中似有灯火映照。

年轻的帝王认真无比地同谢之容许下最郑重的承诺,他的声音近乎于叹息:“我待之容,不会变的。”

他能保证自己不变。

但他不确定谢之容的心意,他知道谢之容待他之心早不如刚进宫时,可他无法保证,谢之容待他如初。

当那个获得至尊之位的机会摆在眼前,当皇位唾手可得,谢之容从不是清心寡欲之人,想法,他重权,重欲,野心勃勃。

并且,从未掩饰过自己的野心。

萧岭无法预测他和谢之容会不会有不死不休的那一天,性格如此,萧岭会永远准备着面对那一天。

要是谢之容知道了萧岭心中所想,大约会被气得发笑。

怎么会有人嘴上说着这样温情的话,心里做着再狠绝冷情不过的打算。

迎着明灯万千,萧岭的轮廓似乎也被柔化了好些。

谢之容蓦地想起萧岭酒醉那日说,朕什么都给你。

萧岭是认真的。

帝王晃了晃手中的狐狸灯,眼中被开怀放松的笑满溢了,他定住脚步,道:“之容,许个愿?”

但不知为何,清醒的萧岭在对他许下承诺时,会让他觉得惶然。

这是他第一次产生如此软弱的心绪。

不过,两步之遥。

鬼使神差间,谢之容并没有停下,而是走到萧岭身边才站定。

两人无言。

萧岭图吉利对着明灯明月,吊儿郎当地双手合十,无声地念叨了两句海清河晏天下太平,而后突发奇想,余光瞥向谢之容——想看看男主这个古人会不会许愿。

谢之容在看他,漂亮的眼睛沉而深,看不出情绪。

靡颜腻理,金相玉质。

画中人书中仙,不过此等样貌。

对视须臾,萧岭骤地挪开目光。

他不摸自己的脸都能隐隐感受到,自己的面颊在发着烫。

这也太好看了,好看得都要成祸害了。

萧岭心说。

“许过了?”谢之容开口。

萧岭点头,“之容呢?”

周围人声鼎沸,无人注意到他们两个在说什么。

谢之容非常坦然,“臣没有许愿。”

相比于我,他更习惯在萧岭面前称臣。

不是没有愿望,而是没有许愿。

萧岭惊讶于谢之容的诚实,笑道:“看来之容不信天命。”

谢之容颔首,姿态就如萧岭在宫中见他时,他表现出的那样谦和恭敬,他道:“臣只信人力可勉之。”

他不需要将愿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明灯中。

他想要什么,会自己亲手取来。

谢之容听到自己同萧岭说:“陛下,时辰不早了。”

应回宫了。

萧岭不太想回宫。

皇宫再富丽占地面积再大,住上几个月所见的都是一样的景致也腻了,他想起原书中谢之容在京中是有宅院的,于是道:“朕不回去了。”

谢之容道:“客栈事多人杂。”

萧岭挑眉,问谢之容,“之容难道在宫外就没有宅院吗?”

谢之容断然道:“贵步不临贱地,淮王府不堪,恐令陛下生厌。”

淮王府同谢之容、平南侯府的恩怨一时难以厘清,谢之容登基后知加封了外祖家,奉母亲为太后,但没有尊奉还活着的淮王为太上皇。

当时暴君拿淮王府威胁谢之容退兵,谢之容回信,告诉皇帝若是不嫌费事,可选刀工好的武将行凌迟之刑,还是淮王自己带着家小跑出去的。

淮王府和平南侯府几百年前曾是一支,同为谢氏。

不然以谢之容对于淮王的憎恶,恐怕连姓都要改。

谢之容登基后,淮王身份尴尬,后突然在府中气绝暴毙,礼部尚书上书,淮王府爵位为前朝加封,应废除以正礼仪,谢之容允准。

世间再无淮王一系。

萧岭扯了扯了谢之容的袖子,笑道:“朕岂要去淮王府,”他偏头,“之容,别骗朕,你在京中可是有宅子的。”漆黑的眼眸中有光华流转,“还是说,之容不想让朕去住?”

谢之容偏头。

哪有皇帝像萧岭这样,惯会说软和话哄人的。

方才因为淮王府的不快顿时烟消云散。

“臣不敢。”谢之容回答。

两人一道往回走。

谢之容这才意识到一个问题,“陛下,”上车时谢之容问道:“您是怎么知道臣在京中有宅子?”

萧岭眨了眨眼,“猜的。”

他总不能和谢之容说,我在一本书上看过了你的一生吧。

虽然与此刻的大相径庭。

谢之容同淮王府关系冷漠,在京中相熟的朋友也不多,在京时不住自己家宅子,总不能几个月都住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