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证据(第3/5页)

梅霜点头笑:“这伴奏音乐确实不错。”

好的音乐,是能契合人的心灵,并勾起人们对于往昔回忆的。

当人们听音乐,或者欢喜,或者悲伤,人们听的是乐,想的,是自己的人生过往。

梅霜以为今天自己要看的是陈思雨的舞蹈,可一开场,她就被轩昂的琴声给惊艳了。

琴声渲泄着欢愉,陈思雨所展现的,是一个抱着婴儿的,母亲的快乐。

她用芭蕾表达了一个初为人母的女人的喜悦,她犹如一只轻盈的鸟儿,又仿佛一只欢快的鸽子,又仿佛一朵没有脚的云,在舞台上轻盈的小跳,大跳,旋转,她和音乐融为了一体,就仿佛,整个人都是快乐的化身。

突然,琴声一转,台下的陈念琴心头顿时一阵咯蹬。

因为轩昂的琴声让她想起上辈子丈夫的拳头和辱骂,以及,被丈夫用拳头生生捶到流产时的心如灰死。

合着乐声,她的思绪从喜悦转为痛苦,难过,压抑,愤怒。

而舞台上的陈思雨,正在告别自己的孩子。

就算不知道故事背景,也不懂得欣赏芭蕾,但陈念琴看得懂这段舞,陈思雨表演的,是母亲遇到危险后,打算舍生取义,保护孩子,她在告别自己的孩子。

陈思雨是陈念琴的妹妹,也是她从小就按捺不住,忍不住要嫉妒的对象。

虽然从小,思雨哪怕只有一颗糖,也要分她半颗吃。

可陈念琴从骨子里就讨厌思雨,按捺不住的讨厌。

但在此刻,听着一声哀比一声的琴声,望着舞台上依依惜别了孩子,用各种舞蹈姿势,去表现一个女性的挣扎,无助,和试图反抗的勇敢时,她都忍不住热泪盈眶了。

她被陈思雨的舞蹈给打动了。

而台下坐的每一个人,或者知道这段舞的故事背景,或者一无所知,但好的舞蹈就在于,当舞者开始表达,她就能牵动你的内心。

也是直到这时,主持人才开始朗读故事背景:1947年,年仅19岁的革命战士毛素美,在敌机空袭大后方时,为了保护战地医院的安全,挥舞着一条鲜红的围巾,吸引了敌机的注意力,挽救了战地医院,一百多人的性命,而她自己,则死在了轰炸中。

当轰炸结束,那个19岁的女战士仅存的遗物,只是一条,鲜红的围巾。

这是一段非常简单的,没有加任何修饰词的文字。

但是,当陈思雨展开那条红围巾,当她把黑天鹅的32圈挥鞭转,运用到这段舞蹈里,以表达那个招展着红围巾,以吸引敌人空军火力的女战士时,根本不需要修饰词,评委们的眼眶,就集体湿润了。

现场人并不多,可当音乐停止,当陈思雨站定,掌声如雷。

陈念琴也是直到大家开始鼓掌时,才惊觉,自己从一开始就沉浸在了陈思雨的舞蹈中,此刻,已经泪流满面。

梅霜再侧首,问陈念琴:“你觉得陈思雨跳的怎么样?”

曲团还在鼓掌,感慨说:“思雨的舞蹈,我们管都没管过,我也没想过她会赢,但她这段舞可太优秀了。”

许主任干脆跑前面,去看导演组商议结果了。

龚小明则陷入了沉思中:一边是她培养了半年的轩昂,一边是歌确实好听的念琴,两个同样优秀的作品,只能上一个的话,让她选,她都选不出来。

因为两个作品都太优秀了。

而梅霜,双目紧盯,依然在看陈念琴。

见对方不回答,再问:“你觉得陈思雨跳的如何。”

陈念琴终于醒悟过来,自己是在赛场上,陈思雨是她的竞争对手。

而今天,她只能赢,不能输。

当然,想赢的心得存在心里,表现还是要谦虚的,所以她说:“思雨跳的很好,比我好多了。”

梅霜心中在冷笑,故意说:“我想收一个徒弟,思雨的唱腔不如你,但她如果专心唱歌,也会很优秀,你觉得你和思雨之间,我该选谁?”

什么,梅霜居然有可能会弃她,选择陈思雨做徒弟?

陈念琴为什么一重生,会那么恨思雨。

除了因为思雨长的漂亮,又天赋好,能歌善舞,还因为父母总在不停的念叨,说思雨的父母救了他们一家人的命,对思雨好就是在报恩。

但思雨的父母是怎么救他们的,父母从来没有说过。

这就叫陈念琴总觉得所谓救命之恩是个谎言,她一直觉得父母在偏爱思雨,而到了下乡的时候,思雨不愿意去,要她去,父母居然也同意了,她就更恨思雨了,在乡下十多年,日子暗无天日,思雨下乡表演时,还故意躲着她,冯慧又经常给她写信,说一些思雨在空院伙食有多好,过得有多幸福一类的话,加深了对陈念琴的刺激,她就愈发恨上陈思雨了。

即使现在,她知道思雨的母亲确实死的很悲壮,即使她在观看舞蹈时热泪盈眶,可死的不是她的母亲,她是体会不到陈思雨的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