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进组(第2/3页)

苏向扬已经做不出初三的数学试卷了,但他当经纪人的时候,整天接触各种合同。

即便他现在要定的合同和艺人们接工作签的合同不一样,但也有相似之处。

拟定合同条款,他是专业的!

上辈子艺人的合同动辄几十页,这次苏向扬没拟定那么长的合同,却也写得很详细。

丁组长愈发觉得,苏向扬是干这一行的老手。

苏向扬对这个合同也非常满意。

他给的价格确实优惠,但依然能赚不少。

剧组拍戏不是搞装修,不需要用好材料,只要外面看着没问题,安全可以保证就行了。

所以做这个真的很赚。有些专门做这个的公司给剧组十万的报价,然后公司先拿走四万,剩下的六万才给负责这个项目的包工头,然后包工头再拿走两万,用剩余的四万买材料请工人……

然后……那些工人还可能会拿点回扣偷点材料。

《李三少》剧组的这个活,苏向扬觉得花大概五万块,就能做下来,不过丁组长去找专门的公司的话,人家开价肯定十万往上。

苏向扬上辈子签过过百万的合同,现在签一个九万多的合同,心情很平静。

他知道自己做完之后大概能赚个四五万,他自己上手干活,还能再省下七八千的工钱,加起来兴许能赚五六万,但这不算什么。

整个工期有四个月,平均一下一个月也就一万多。

当然了,这四个月,他们不用天天干活,他计算过,工期也就五十天的样子,如果这期间他能接到其他剧组的工作,甚至可以两边一起开工。

做木工当包工头,挣钱真的不少。

群演这行当竞争大,这一块现在却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挣钱多理所当然。

上辈子在长溪镇,很多老板就是靠着做这些发家的。

签订合同之后,苏向扬回了陆金贵那里。

他到陆金贵家的时候陆金贵没在干活。

左邻右舍几个陆金贵的同龄人来蹭空调了,陆金贵正跟他们聊天吹牛。

村里人大多很闲,也就喜欢串门聊天,陆金贵这样,他舅舅也这样。

“老张,你没见过我徒弟吧?你看他回来了,我这个徒弟脑子灵光,小小年纪就能做大事!”陆金贵对着他身边的一个老头开口,脸上满是炫耀。

今天他跟人吹的,就是他的徒弟苏向扬。

那些中老年男人看到苏向扬,一个个的都夸奖起来,还有人问苏向扬:“小伙子,有对象了吗?”

苏向扬:“……”他才十八岁!

丁组长找过来的时候,季卫言不在,当群演去了。

苏向扬一直到晚上回了家,又等了一会儿,才等到季卫言,然后他就跟季卫言说了自己也要去《李三少》剧组的事情。

“你是头一次去剧组演正式角色,我本就想着要跟去看着点,现在我能去剧组干活,真的再好不过。”苏向扬把自己的打算,还有接下来的安排,都跟季卫言说了。

周英英有啥想法,想做什么,都会跟他说,他也习惯了把自己的安排跟身边人说清楚。

以前他带艺人,就都是跟艺人有商有量的,遇到事儿也先说清楚利弊。

季卫言看着苏向扬,总觉得苏向扬特别厉害。

苏向扬才十八岁,都能全包剧组的木工活了!

季卫言问:“苏哥,你做这个活儿,能挣多少钱?”

苏向扬笑起来:“大概能挣五万,你可别跟别人说。”

“我不跟别人说……苏哥你真厉害!”季卫言敬佩地看着苏向扬。

他签了一个一万二的演戏合同,能赚六千块钱,正觉得自己厉害,结果苏向扬转头签了个九万多的合同,能赚五万!

苏向扬道:“你也厉害,你这么聪明,演技肯定会越来越好。等将来你去拍戏,说不定片酬一天就有五万。”

苏向扬对自己那么有信心?季卫言心潮澎湃,认真点头。

“好了,看书去吧。”苏向扬拍了一下季卫言的肩膀。

季卫言即将参演演民国剧,苏向扬就让他看点相关的书,了解一下那个时代,体会一下那个时候的人的心情。

他还给季卫言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季卫言写个人物小传。

接下来几天,苏向扬骑着自行车在长溪镇转悠了好几圈。

他跟一个做木材生意的人谈好了拿货价格,还通过陆金贵认识了一些木工。

如果活多的话,他会喊工人来干活,要是活少,他带着周胜超还有他舅舅周文武,应该就能把活儿给干了。

之前在陆金贵那里学手艺苏向扬只叫了周胜超没叫他舅舅,是因为不好意思带着好几个人去陆金贵那里吃喝。

但他接了《李三少》剧组的活儿之后,就把他舅舅叫上了,理由也好找——他头一回出来做事,想让舅舅帮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