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第3/3页)

这点李洵心里是有数的。

他比较在意的是,妹妹在折本上提到的另一个问题。

沿途运输耗费。

从肃城等地向驻军所在地运输粮食,需要大量民夫与牲畜,这些都是要吃粮食的。运输路途稍微长些,路途上耗费的粮草,就比运送到目的地都要多。

她建议明年要规划调拨路线,尽量从驻地附近征收调拨粮草。

李洵很认同。

今年是没办法,很多地方才占下来,还没能收获太多粮食,只能远距离调拨,明年就能逐渐拥有就近调拨的条件。

不过,这仅限于中原地区。

如今的草原,粮食产量连自给自足都不够,更别提额外给军队提供粮食了。

但偏偏北疆的运输距离是最远的。

有沙国这个威胁在,将来需要运输粮草军需的距离只怕会越来越远,且整个北疆以后都会大量增兵。

这是他必须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他在折本上批复,让她先拟定一些能节省路程的调拨路线,其他等他回去再具体商议。

话虽如此,李洵却也立刻就思考起对策来。

若能像中原一样就近调拨,就再好不过了。可草原上的气候与土壤肥力,能开垦出产量还看得过去的耕地吗?

毕竟土豆,玉米,红薯这样高产又不挑剔土壤的作物,目前都还没有引进。

这事得让周如植的农事部抓紧调研和试验,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

而他也要做好不能在草原上大规模种植的准备——

那就只能从运输工具上进行改善了,要尽可能不使用或者少使用人力或者畜力。

蒸汽火车的构想浮上心头。

煤矿,他的领地上是不缺的,除了附近村落与邻近城镇可以拿它来烧饭取暖,以及炼制钢铁,它没有派上更大的用场。

或许真的应该试着研发蒸汽火车。

有了火车,不仅能运粮食,还能运各种军需,即使是与沙国开战,后勤上他也会轻松很多。

蒸汽火车具体的结构他不清楚,却知道所有的蒸汽机原理,都是用强劲的蒸汽推动活塞进行运动,然后带动轮轴或其他零件。

他手下这么多人,不乏能工巧匠,他可以重金让他们去试验摸索。

想到这里,李洵便提笔写下蒸汽火车的构想与原理,画了个简图,便让林程去督办此事。

研发需要时间,自然是越早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