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第2/3页)

刘义康本身没有多少财产,这么多贿赂各国的财物自然不是出自他的府上,等待再查,刘义隆十七岁登基至今苦心积累的内库被挪用了大半,这可不是国库,乃是皇帝的私库,谁敢挪用!

刘义康胆大妄为到如此地步,刘义隆再不作为,那就是圣人脾气了。

偏偏刘义隆是个性格极为坚忍、越想除掉某人就对某人越好的脾气,当初谢晦会死,也是被捧杀的结果。

刘义隆对刘义康生出了疑心,不但不训斥他,质问他为何做出如此僭越的行为,反倒屡屡封赏他,感激他为了国事尽心尽力,引得刘义康感激涕零,亲自到兄长身边伺候汤药,凡事绝不假他人之手。

这边两人兄友弟恭,暗地里却都在小心戒备。刘义隆派出使节命令宋国大将檀道济留意刘义康的行动,时刻提防他会反叛;而刘义康则是频频刺探内宫,想知道兄弟最近态度大变的原因是为了什么。

就在两人貌合神离又亲密到不可思议之时,贺穆兰的军队南下了,而且浩浩荡荡朝着南方而来。

若拓跋焘知道,自己派出贺穆兰攻打袁家邬壁的举动会让刘家两兄弟立刻暂时放下所有的猜忌,恐怕怎么也不会这么早让贺穆兰前往陈郡。

刘义隆每到换季之时哮喘就会发作,如今正是冬春交际之时,所以刘义隆才如此隐忍,只敢暗自动作,北魏号称五万大军的虎贲军南下,两人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拓跋焘要安内,而是拓跋焘想要攻打宋国了。

刘义康自己做了那么多动作,送出去的使臣回来的少失踪或死掉的多,早就知道瞒不过魏国的耳目,事实上,他如此动作,本就是为了找到一个能够撕毁盟约趁机收复河南的理由。

一知道魏国先违约南下,刘义康立刻请命,想要以“背信”之名劝说北凉、吐谷浑和北燕共同发兵,趁机收复河南。

刘义隆一边恨他鲁莽,一边又希望借助他的能力和威望抵御外敌,只能先下令让他在边境陈重兵观察魏军动向,再根据情况调兵遣将、派出使臣。

“豫州的宗主们可以大用!”刘义康跪在兄长的榻前,“只要陛下愿意以江南的土地和爵位相赐,他们一定愿意拖住这支人马,将他们消灭在豫州!有袁家庇护,他们大可渡江来我刘宋啊!”

袁家庇护个屁!柳元景都落在了魏国手里,哪里不知道袁家有了反心!怕是整个豫州那些有心生变的宗族都已经被拓跋焘忌惮了。

还有他,他居然笼络刺客和游侠儿,他笼络这些人是为了什么!

他想要这些亡命之徒刺杀谁!

刘义隆心中已经把刘义康恨极,面上却不得不挤出和蔼的表情:

“哦,他们愿意出动甲兵?这些宗主的邬堡经过几代经营,早已势力庞大、人丁兴旺,真的愿意抛弃?”

“赐予他们良田倒是容易,可我们难道连他们的佃户都全部接收吗?若是不能收容,那他们有田无人,该如何保存实力?若我们收容了这么多人,那江南原本的士族门阀岂不是要和侨族斗争,引得国中内乱?”

刘义隆看着自己的弟弟,问出一大串问题。

刘义康被刘义隆问的一怔,半晌呐呐开口:“我……我没想这么多。总是要试试的,这些宗主富甲一方,手中兵强马壮,若是两方夹击,莫说五万,便是十五万也要折损在淝水边,和那位苻坚一个命运!”

“你想事情就是太过简单!”刘义隆气急之下猛然拍起案几,“你当宗族都是傻子,会因为你几句话就任你驱使?他们在你这边对你百般效忠犹如鹰犬,在那边对魏国也是一般!他们各个都有奶就是娘,恨不得两边都讨些好处才好!除了袁家,哪一个宗主不希望两国能打起来,好趁机将大批百姓收为荫户!”

“那就去说动袁家,再让袁家去说服其他人家!”刘义康握住兄长的手掌。“袁家左右摇摆的太久了,至少得让袁家表个态才是!袁家是如今陈郡的第一大族,他若愿意归附,肯定就如当年衣冠南渡一般,让士族们纷纷南附!”

哼哼,是你想要尽早找到帮手才是吧。

国内那些老狐狸完全不愿意掺合皇权的争斗,你想要取而代之,除了需要军队,还需要人和钱,袁家富有且人脉极广,这是打到袁家的头上了?

刘义隆心灰意冷,任由刘义康抓着手掌,似乎有所松动。

“陛下,总要试一试!哪怕不成,也比什么都没做过要好。赫连定现在归附了魏国,魏国连西秦都得了,等北方真被佛狸伐一统,我们再无盟友可以倚仗了,现在是削弱魏国的实力要紧啊!”

刘义隆睁开眼,看着一脸焦急、龙章凤姿的弟弟,忍不住叹了口气:“罢了,如今我又犯病,哪里有心思去安排这些,你既然有心,便去试试吧。只是切莫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江北那边,边境陈兵需时刻巡视,以防大军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