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2/4页)

在这种敌我不明的情况下,库莫提是不会亲自接近一个斥候听取战报的,所以乙浑少连和贺穆兰迅速上前,拦下了那个斥候。

“启禀鹰扬将军,若干将军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支高车人!他们自称是逃出柔然的高车部落,因为路上有柔然人的拦截所以只能趁夜逃跑。若干将军人数不及那支高车部落,如今两军对峙,请将军决断!”

“高车人?”库莫提一惊,再也顾不得安全问题了,催马上前几步,连声问道:“有多少人?从哪个方向而来?要逃去哪里?”

“那高车部族约有三千余人,据说是从柔然契律汗国那里逃来。为首者姓狄,说是带着族中男女老幼来投奔我们大魏的!”

那斥候面有忧色。“只是若干将军不肯信他们,也不放他们南下……”

贺穆兰听到高车、狄等字样,心中有些好奇。

狄姓是高车第一大姓,狄叶飞的父系就是当年被抓回魏国而归顺的高车人之后。后世的人若说高车,一定是迷糊的很,可是一说“维吾尔族”、“回纥”这样的名字,大家也就明白了。高车人后来西迁,便是维吾尔族的先民。

狄叶飞长的不似汉人,也不像鲜卑人,五官立体,皮肤白皙,正是高车人的相貌。他的母亲是西域的白人,碧眼金发,他虽没继承母亲的金发,但碧眼与长睫却是继承了的。

此时两千余高车部民南下,也不知黑山大营中身为高车人的狄叶飞会有什么感想。

库莫提听了斥候的话,微微沉吟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若干虎头生性谨慎,他会这么做也正常……”

他想通了以后,忍不住笑骂了一声。

“这虎头,不愧是若干家的人,心思弯弯曲曲和汉人一般,他想的也未免太多了一点,把本将军当什么了!”

站在一旁的贺穆兰莫名其妙的看着自己的主将又笑又骂,听不懂库莫提为何说若干虎头心思弯弯曲曲。

不过她向来不爱揣测别人的心思,只是好奇了一瞬,立刻就抛诸脑后了。

库莫提哭笑不得地骂了若干虎头几声后,看着身侧的家将和副将们,大声下令:

“更换替马,随我出行!”

“是!”

“阿兄,他们应当没有恶意。我们遇见他们的时候,他们不避反迎,若真有歹心,怎么会这么做?”

若干人站在若干虎头的身后,看着面前的高车人们。

“这不是你我该决断的。我已经派了伯鸭回去报讯,若是将军得了讯,应该立刻就会赶来。”

若干虎头看着稚嫩不已的弟弟,叹了口气:“阿弟,就算他们真的是来归顺的,这迎回之功也不该属于阿兄,你懂吗?”

“真有这么严重吗?阿兄难道不是库莫提将军帐下的副将吗?你迎回的不就等于将军迎回的?这么多人在这里等,大漠酷寒,他们在夜间赶路原本就辛苦,现在还要在这里受冻……”

人在冬季行动时身上都是暖和的,但是一旦停下来,那冷意就会变得更重。

“小心谨慎点总比肆意张狂好。我们若干家的古话是什么?”若干虎头看着家中这个最不像若干家的兄弟,忍不住就想好好告诫他一番。

他也过的太随便了点。在大帐中“火长救我”这样的话都能喊出来。

“……头脑要冷,心口要热……”若干人嘟囔了一句。

“记得就好。”

高车族自称并非“高车”,而是“敕勒”。只是因为他们逐水草而居的时候乘坐的是这种多辐的高轮车,所以周边诸族都喊他们为“高车”人,久而久之,很少有人再唤他们“敕勒”。

高车多能工巧匠,他们的高轮车也不是古代常见的两轮车,而是极能载物的四轮车,著名的歌曲“敕勒歌”便是由他们传唱开的。

柔然没有在北方大地肆掠时,高车人住在敕勒川,享有广袤的牧场,后来鲜卑人和柔然人崛起,大多是工匠和牧民的高车人倒被四处驱赶,居无定所,最后因为制作武器的能力在北方极为出名,成为了柔然人的附庸和奴隶。

这群高车人似乎十分随遇而安,即使有一千多大魏的鹰扬军将他们围坐一团,以兵器相对,他们依然顺从的将无数的高轮车停在鹰扬军指定的位置,女人和老幼全部坐在高轮车里不出来,男人们在高车轮围成的圈子里坐着,有的升起了火取暖,有的开始烹调一些东西,俨然把这些魏人当成了守卫者之流来看待。

也许是逃难的缘故,这些高车人没有带太多的牛羊,牛大多都用来套车,羊也大多是羊羔之类,有许多高车小孩把它们抱在怀里,缩在车上,不时好奇的伸出脑袋来窥探。

一众鹰扬儿郎都被这温暖的火光所诱惑,手扶着武器的动作也渐渐柔软了起来。唯有若干虎头一点也没有放松警惕,像是一杆旗帜一般站在队伍的最前方,后面是几个同样保持警惕的亲兵,片刻也不敢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