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3/4页)

太皇太后翻着彤史册子,手下动作越来越快,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不悦。

“皇帝偏宠淑妃,你这个皇后竟然一点也不曾规劝皇上,训导淑妃,你的皇后宝印是摆设吗?”皇后干脆下跪认错,并不争辩。

太皇太后合起手里的册子摔在案几上,撇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皇后,心知她有小心思,只是她现在没空想这个事。

“行了,你才病愈不必跪了,给哀家看彤史册子的事也不必告诉皇帝,带着东西退下吧。”

她低着头站起身,接过苏麻喇姑递过来的册子塞进袖子里,恭敬退下。

这个房间里只剩下太皇太后主仆二人,苏麻喇姑就看见主子闭着眼睛,呼吸急促。

“苏麻你说他们爱新觉罗家的男人是不是哀家前世欠的债,临了临了还让哀家再受一次。那个淑妃,哀家原以为是个好的,没想到也是个狐媚子。可笑哀家还相信皇帝解释让她照看太子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分明就是他昏了头了。”

苏麻喇姑心中叹息一声,主子为着这种事情伤透了心,才这般敏感。

“主子何必这般生皇上的气,少年慕艾,说起来皇上才二十四岁,从前也没喜欢过谁。咱们以往在草原上多得是少年们敖包相会的,您从前还和奴婢说这都是人之常情呢。”

“哀家知道你有意宽慰我,但玄烨他是皇帝,与寻常少年哪能一样?你忘了福临是怎么昏了头把董鄂氏的儿子称作第一子的?”

苏麻喇姑语塞,先帝是真的荒唐。

“皇上看着有分寸多了,主子您不如好生和皇上说说,也不必闹到那般地步,岂不是伤了您和皇上的祖孙情谊。”

但不管怎么样,还是得劝劝,毕竟孙子和儿子还是不一样的,皇上比先帝也强多了。

太皇太后知道老伙计的意思,叹气,“罢了,总归也不是哀家的江山,我争个什么劲儿,你下午去把皇帝请来吧。”

对之后慈宁宫的风波一无所知的乌希哈正和同路的安嫔三人八卦刚才的事情,猜测太皇太后留下皇后在干什么。

说得不尽兴还顺道在启祥宫坐了一会儿才回宫。

再说那厢康熙收到太皇太后想见他的消息,心中诧异,但也快速处理了手上的折子赶在晚膳前去了慈宁宫。

进了屋康熙就觉得情况不对,思索半天也没有结论,看着只有苏麻姑姑在一旁伺候着,端正了脸色等着太皇太后开口。

“哀家想着后宫快两年没传出喜讯,今天想跟皇后要彤史册子没拿到,后来哀家倚老卖老让苏麻找了你的彤史女官。”太皇太后将皇后清白地撇了出去。

康熙听到这里就心里一沉,大概想到了太皇太后叫他来的目的。

见康熙不说话,太皇太后接着说道,“哀家看你对淑妃很是偏爱,算起来你皇阿玛当年对董鄂氏也不过如此了。”

康熙心里苦笑,他就是知道皇阿玛偏爱董鄂氏的结果,才没有表现出对淑妃的偏爱。

太皇太后若不是翻了彤史册子是决计发现不了的。

“孙儿对淑妃确实有几分偏爱,但绝没有为情乱智,对淑妃也没有任何出格之举。”

“还不出格?保成都在她手里教养着,你还说没有为情乱智?”

这个康熙是真的冤枉,“孙儿怎么可能是因为偏爱淑妃就把太子给她教养,这个孙儿去年重阳节就和您解释过了。”

“哼,教养皇子皇女那是皇后之责,你若不是偏了心,皇后教养太子那是名正言顺的事儿。”

“皇后不愿意教养太子,朕也不放心给她照看。她前些日子还想把荣嫔的小阿哥记在名下,朕怎么敢让她照看太子。”

这件事太皇太后不知道,她皱了皱眉,“皇后想把马佳氏的小阿哥记在名下?这件事万万不可,别说记名便是让她抚养也万万不成,否则保成的太子之位不稳,难免有些心大的人总想搏一搏从龙之功,这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这话说得直白,二人当初决定让钮祜禄氏当继后的原因之一就是她膝下无子,年纪又上来了,有孩子会动摇储君之位的可能性不大。

“而且淑妃母家强盛,她对保成也是一片真心,刚巧弥补了赫舍里家如今只有索额图一人出息的短板。”

太皇太后瞪了他一眼,“你就知道淑妃待保成真心了,她万一有了自己的孩子,难道就不会为自己的孩子打算了。”

康熙一愣,他从来没想过和乌希哈的孩子,但如今猛地听太皇太后提到这个话题,只是想一想心都要化了,他似乎能够理解皇阿玛当初宠爱四弟的心情。

“皇玛嬷并不知道她和保成有多亲近,何况保成也是孙儿一手带大的,谁也不能动摇朕对保成的重视。”

太皇太后叹了一口气,动了心的男人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她已经是尝试过两回的人了,结局一次比一次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