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2/3页)

更何况只说二姑娘和三姑娘生母的例子在那儿,贾代善只觉得这哪里是什么真爱,怕是别有用心更多。

再说,近些年匈奴渐渐不敢来犯,倒是让平安州与匈奴之间的关系也略微缓和了一些,可到底,一个匈奴的世子偷偷到平安州来,还特意跟着贾代善的女儿一起打猎。

这实在不像是没有阴谋的样子。

可偏偏三姑娘的性子实在是养得无法无天,贾代善不同意这门婚事,三姑娘就准备要私奔。

而且不知道是三姑娘脑子抽风,还是被人撺掇了,三姑娘居然还想着要偷了贾代善的兵符,作为报复。

贾代善作为平安州的守将,三姑娘一私奔出城,贾代善便知道了。

原本,贾代善只想着让人把三姑娘追回来便是。

可贾代善没料到,三姑娘还偷走了他的兵符。

那位匈奴世子对三姑娘原本就不是真心的,主要自然还是为了三姑娘手里那块偷出来的兵符,眼见得兵符还没到手,三姑娘就要被贾代善抓回去了。

那位世子不免图穷匕见,他们的人马也早就埋伏好了,准备着护送他回去呢。

这么一来,双方不免又有所交战。

三姑娘恋爱脑上头,一心护着自己的情郎,哪料到把自己的命都给护进去了。

二姑娘原本并不支持自己妹妹跟情郎私奔,但三姑娘不听劝,二姑娘又向来纵着妹妹,所以不仅没拦着三姑娘,还帮着三姑娘出谋划策了一些。

而这会儿,不知道哪个嚼舌根的,正好在二姑娘面前说了她的生母的来历,又告知了三姑娘命丧黄泉的消息。

二姑娘一面是自幼一同长大的亲生妹妹,前一天还活生生地站在她面前叫姐姐,后一天就已经死了,一面是旁人说她的亲娘当初就是个奸细,因为被发现了,所以生下她们姐妹以后就被贾代善灭口了。

二姑娘原本就是一个没经历过多少事情的年轻女孩,再被旁人一撺掇,那就变成了贾代善这个当爹的害死了她唯二的两个亲人。

二姑娘能对贾代善有好脸色才怪。

兵符这样重要的东西差点丢了,自己眼见得都已经快能嫁人了的亲闺女还一命呜呼了,哪怕是将那罪魁祸首斩于马下了,贾代善的心情也痛快不到哪里去。

结果,这才刚刚到家呢,自家二闺女又冲出来说自己是个杀人犯,还一副要打要杀的样子。

贾代善又从下人口中得知三姑娘私奔,是二姑娘偷偷帮衬,这贾代善对二姑娘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甚至还想着要教训二姑娘几句。

这么一来,两人之间可不就爆发了么?

也就在那个时候,二姑娘直接就闹着要跟贾代善断绝关系了。

有着亲娘和亲妹妹那两条命在那里头,二姑娘哪怕后来年岁日渐长,也知道贾代善无大错,可二姑娘到底也没法过了心里的那道坎。

所以,二姑娘宁愿自己不是贾代善的女儿。

只是,二姑娘在平安州多年,她不想认自己是荣国公之女,可到底贾代善的那些部下们都只当二姑娘是主公之女,连带着赵标这个女婿也多有客气几分。

这么一来,倒是让赵标真真成了越国公府跟前的红人和心腹了。

作为心腹,赵标自然是知道得更多一些,也得干得更多一些。

原本么,这种投敌卖国的事情,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这就更得顾忌着那些人反水了,所以好歹得留些证据了,有把柄在手的人,用着才放心。

所以,赵标这儿,自然也留了一份证据在手。

赵标原本为了二姑娘这身份,向来是在府里府外都做出一副深情款款的的样子的。

所以,哪怕是赵标放机密的书房,在明面上,赵标也是对二姑娘不设防的,不过是将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藏得更深一些罢了。

也正是这个不设防,让二姑娘撞见了赵标的那份证据。

二姑娘原本就不喜欢赵标打着贾代善女婿的名号,到处去攀附旁人,这会儿看到赵标居然借着贾代善的名号,做着投敌卖国的事情,二姑娘如何能忍?

若说年轻不知事的时候,二姑娘觉得是贾代善害了自己的亲娘和亲妹妹,可到了如今这个年纪,二姑娘自然是早就明白,自己的亲娘和亲妹妹是死于匈奴人的阴谋、

二姑娘虽说是身上也算是有一半匈奴人的血脉,可到底是在平安州长大的,又有着母亲和妹妹的血海深仇,二姑娘自然是一直拿匈奴人当初仇人的。

这看着夫婿还想着要当卖国贼,二姑娘自然就当场爆发出来了。

除却三姑娘的那件事以外,二姑娘这几十年的生涯里向来都是旁人顺着他的,自然也不会隐藏什么情绪,直接就跟赵标吵起来了。

甚至,在一怒之下二姑娘还威胁赵标说要将赵标投敌卖国的事情给宣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