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3页)

贾敏看到帖子的时候,还觉得王家实在有些厚脸皮,两家都闹成这样了,他们王家居然还有脸往荣国府送帖子。

“他们家这是觉得明面上还没撕破脸呢,还想试探咱们家呢,”史氏冷笑了两声说道。

“她王娇倒是嫁出去了,可怜政儿不仅没了一门好婚事,还被迫去这么远的地方读书。”想想都快临近年关了,贾政这会儿还没在家呢,史氏就越发恨王家了。

“太太别生气,”贾敏劝道,“前儿二哥哥不是来信说,书院放假了,想必再过个几日,哥哥也就到家了。”

贾政这会儿确实已经动身准备回家过年了。

“好了,今儿的课业讲完了,你们三个都上前来,我来讲讲你们昨日的功课。”张老爷子放下书,喝了一口茶道。

“怎么今儿祖父突然要讲功课了?之前不都是写得好的字,直接圈出来就可以了么?”张行景嘀咕了一句,刚要拉着贾瑚上前去,就看到贾瑚的脸色不怎么好。

“瑚弟你别担心,你只是还年纪小手腕无力,这字才不怎么好看。”张行景只当贾瑚是因为担心自己昨日写的大字没兄姐的好看,怕出丑这才连忙劝道。

“在那儿嘀咕什么呢,还不快赶紧过来。”张老爷子道。

“呐,这是景哥儿的字,这几日倒是有些进步。”张老爷子把其中几张大字递给张行景,夸了一句,“我在底下划了线的,是整体结构有问题的,你自己在仔细琢磨琢磨。”

张行景应了一声,连忙接过自己的功课,看到上头的不少字张老爷子画了圈,脸上都带出不少的笑来。

“你这策论却是不太好,写得倒是花团锦簇,可我看着却是没有一点是写到点上了的。”张老爷子把策论也递给张行景道,“这一点,景哥儿你还得跟瑚哥儿和安姐儿学一学。”

张行景刚刚扬起的笑容,没两分钟,就又耷拉下去了,他连弟弟妹妹都比不过,这让张行景不免有些沮丧。

“安姐儿最近在临卫夫人的字?我瞧着倒是有几分风骨了。”张老爷子夸道,“只是这策论……安姐儿,你的格局还得再放大一些,治国理政得从大处着眼,只盯着一家百姓,便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

姑娘家虽然不能科举,可在张老爷子这儿,孙子和孙女却是一样的,策论一样教,不好的也一样指出来。

“然后是瑚哥儿,你这策论倒是写得不错,可配上你这字……”张老爷子道,“要不是你是我外孙,我根本看不下去……”

“你这字我辨认了许久,才勉强能辨认出来写了什么,说实话,你撒把米在纸上,让鸡走都比你写得好。”

张老爷子这话说得实在是重了一些,贾瑚就涨红了脸。

“瑚哥儿的字再练练总会好的,哪有祖父……”说得这么不堪,张行景原本还想再替弟弟说上两句话,结果正好看到贾瑚的字,瞬间,张行景这劝解的话就说不出来了。

之前,贾瑚的字就不怎么好看,怎么说呢,就是明明也都是一笔一画照着字帖临的,那一笔一画单独看都没什么问题,可结合到一起,瑚哥儿总有办法让他们看着都格格不入的。

但是这一回,是连一笔一画都写得有问题了。

每一笔都是歪歪扭扭的,倒像是一个刚刚学写字的幼儿写的。

张老爷子把贾瑚的几张功课递给贾瑚道,“说说吧,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我昨日耽于玩乐。”贾瑚抿了抿嘴说道。

昨日,从史家回来以后,他一直想着要把水晶磨得跟望远镜里琉璃一模一样。

可水晶本来就硬,他磨了许久,这才磨出个大概的样子来,但磨完以后,手却是酸得不行,连笔都握不稳。

再做功课的时候,可不是连字都写得弯弯扭扭了么?

“行了,我也不罚你,这功课你回去重新做一份,下次上课的时候带过来。”张老爷子看着倒也不生气,只把功课退给贾瑚。

贾瑚这是两辈子加起来第一次,因为功课没做好而挨骂,不免心生愧疚,垂头丧气。

“别难过呀瑚哥儿,我跟你说我之前还忘记功课然后交了之前的,被祖父大骂一顿呢。”张行景看贾瑚兴致不高,连忙讲自己之前的糗事。

“好啦好啦,今儿我娘让厨房做了枣泥山药糕,咱们赶紧去尝尝。”张行安则是拿出了美食诱惑。

“林举人?”贾瑚被张行景和张行安簇拥着走出去,正好跟这会儿进书房去林海错身走过。

“哥儿姐儿们好。”林海对着贾瑚他们作了个揖。

“林举人好。”贾瑚连忙还礼道。

“林海怎么来你们家了?”等走远了,贾瑚确信林海听不到他们的对话以后,贾瑚这才问道。

“害,他不是来参加这次会试的么,就来找祖父请教的。”张行景说道,“二叔不是也在苏州么,不知道他如何走通了二叔的关系,让二叔给他写了一封举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