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第2/4页)

以庶民之身迎娶公主前所未有,且康熙并未给六公主任何册封,甚至在内务府过来询问公主规格的时候,他直接让人按照多罗格格的规制给置办的嫁妆。

至于七公主,则被封为和硕公主和亲去了蒙古。她嫁的是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翁牛特部郡王之子仓津,这位虽然也姓博尔济吉特,但翁牛特部在蒙古诸多部落里并不富有,甚至可以说一句穷。

得知翁牛特部的情况,大家心里也就清楚了,皇上这是在秋后算账。

大清与前朝不同,大清的公主都是要和亲蒙古的。蒙古四十九部,就算不是每个部落都有资格迎娶公主,大清的公主数量仍旧远远不够。因此,公主犯了错,不会像皇阿哥一样贬为庶人,皇上仍旧会留着她们用以联姻。

不过这联姻的对象就比较有意思了。

受宠的公主,皇帝自然会好好给她们选个婆家,不受宠、像七公主这样翻过错的嫁的部落自然没那么好。

同母同日而出,两人的待遇截然不同,六公主怎么受得了这委屈,她当即就嚷嚷着要去见皇帝。

然,康熙并没有见他,他直接让梁九功告诉六公主,再闹连多罗格格的嫁妆都没了。

一句话把想要闹事的六公主给吓走了,蕴和看着面色苍白的康熙,担忧道:“皇上,您的身体……”

之前太医说康熙还能活个十几年,后来被胤祚气的吐血又被蕴和用秘药吊命,如今的康熙已经日暮西山没几年活头,所以他才那么着急,着急的立太子、嫁女儿。

因康熙身体不好,朝廷之上大部分事情都是万黼在处理,蕴和也搬到了乾清宫照顾他。

康熙摆摆手,“别担心,朕没事。你跟了朕这么多年,为了朕差点连命都不要了,朕愧对你良多。朕总想着应该补偿你点什么,就在前两日朕想到了。”

蕴和配合道:“是什么?”

皇帝的嘴听听就好,她不相信康熙会愧疚,不过给她送东西这段时间倒是时有发生。皇帝愿意演,她自然是陪着的。

康熙笑笑,“保密,等立后大典那日你就知道了。”

立后是大事,圣旨是四十二年下的,封后大典却在四十三年三月。

这一日风和日丽天气正好,康熙亲自带着她去往太庙祭拜。之后便是接受文武百官、朝中命妇的朝拜。礼仪之繁琐、吉服是穿了一层又一层。

只从皇宫到太庙,再从太庙走下来,蕴和差点没累趴下,本就深受余毒之苦的康熙更加不堪,中途他咳嗽好几次,有一次甚至还咳出血来。

大喜的日子见血不吉利,这件事除了站在他身侧的蕴和以及随时注意他情况的梁九功,其他人谁都没发现。

蕴和担忧道:“皇上?”现在她真有点害怕,这样的日子若皇上有点什么,她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那些大臣还不得来个死谏把她给谏死。

康熙也知道这情况,他歉意的笑笑,“朕没事还能坚持,只委屈你了。”

他原本是想留给皇后一个美好的回忆,如今看来怕是不成了。

大典结束之后,康熙就软到在床上,蕴和着急道:“赶紧宣太医。”

太医院院正早就在外面等候着了,听闻皇后召见,他立刻带着人走了进来。

对康熙的情况他无比熟悉,见此情景他不慌不忙端来一碗药给康熙灌了下去。院正擦擦额头上的汗水,心说幸好他早有准备。

“娘娘放心,皇上早就料到这种情况,明日一早皇上就会醒来。”

蕴和点头,“有劳太医。”

有太医这句话她就放心了,不然为了不被天下人诟病,她怕是又要动用底牌。

如今万黼已经是太子,熬上三年五载便能做皇帝,她可不想节外生枝,万一把皇上的身体调养好了,他后悔了怎么办?这不是她想看到的。

蕴和的通情达理让梁九功心有感慨,他默默退了出去,之后有端着红烛与皇后大婚的喜服走了进来。

红烛、喜服、子孙饽饽,蕴和这才知道皇上所谓的‘礼物’居然是要补给她一个婚礼。

现在皇上昏迷,婚礼显然是补不上了。

看着梁九功歉意的脸,蕴和摇头,“无碍,皇上的身体要紧。”同时她心里道,这样的婚礼她并不喜欢,没了也就没了。

更甚至她觉得这样挺好。没有婚礼,对皇上来说就是一种遗憾,人生就应该留点遗憾,什么都有了反而不完美。

太子册封大典之后,康熙索性把朝政全部推给太子处理,他自己则带着蕴和搬到畅春园去住。

这一住又三年过去了。

太医给康熙把完脉,叹息着摇头,蕴和满脸祈求,“太医,就没有别的法子?皇上他……”

太医:“皇后娘娘,能用的法子,奴才全部都用上了,只皇上中的毒实在特殊,且又耽搁了时间。奴才,还请娘娘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