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2/4页)

她都这般说了,蕴和也没坚持要把人弄到京城去,毕竟这些话都是她自作主张,皇上可没说过要接文嬷嬷的话。

实际上,皇上奶嬷嬷不少真正被他放在心上的只有一个孙嬷嬷,也就是曹寅的娘,其他人在康熙心里都一样。文氏能被皇上记起来很大程度上还是沾了孙嬷嬷的光。

蕴和原想着借由给王氏诊脉的时候再问问她李家的事儿,奈何韩氏一直跟在身边,没给她们单独说话的机会。蕴和也不想打草惊蛇,只能作罢。

好在太医十分给力,他道:“娘娘,这位夫人的病倒也能治,不过她病的时间太久了,咱们这次出行带的药也不全,奴才只能先尽力控制住她的病情。”

蕴和笑了,“能控制住就好,她今儿弄脏了我的裙子,我也就罢了,万一哪日不小心冒犯了皇上怎么办?”她低头想了想,对着韩氏道,“我身边有山梅就够了,让冬莲守在她身边,冬莲不但精通药理还有些手上功夫,有她在,别说一个王氏就是十个都乱不起来。”

韩氏赶紧道:“娘娘使不得使不得,怎么能要娘娘的人呢,我马上就多调几个人过来伺候婆婆。”

蕴和拍板,“不是什么大事儿,就镇定了。本宫可不是把人给她,一切都是为了皇上。文嬷嬷应该知道,宫中规矩森严,冒犯皇上可是大事。你们一家忠良如果因为这个被皇上治罪那太可怜了。”

她现在对李家是一点也不放心,看王氏的样子应该是知道些什么,让冬莲看着点她也能放心。

反正她是皇贵妃,她说的话等同于圣旨,没必要去管韩氏愿不愿意。韩氏不高兴正好,她要的就是对方着急。

回去的路上,蕴和道:“你让冬莲警醒些,另外咱带来的那些侍卫也调几个去后院,给我重点监视韩氏、文氏还有那个詹氏。”

山梅:“娘娘怀疑那个詹氏也是白莲教的人?”

蕴和摇头,“现在还不确定,你忘了我今天说的话。”如果詹氏肚子里的孩子真的是李煦的,在她说了那番话以后,韩氏很有可能会行动。当然,也可能不会,韩氏也可能会在詹氏生产的时候动手,去母留子。

还有詹氏,她看着詹氏不像蠢笨的,她能想到的事情詹氏不可能想不到。那詹氏该如何选择呢?

她总觉得詹氏跟韩氏她们不是一路人。

山梅郑重道:“娘娘放心,奴婢知道怎么做了。”

安排好这些事情她就在房间等康熙几人回来,这一等就是天黑。康熙几人满身疲惫的回府。

蕴和赶紧带着山梅给他们打水洗漱,康熙接过她手里的帕子,“怎么就你们两个,我记得你还有个丫头呢。”

蕴和赶紧把今天的事儿说给他听,包括自己的猜测。

康熙擦脸的手顿住,胤禶爆了句粗口,“这李府怎么回事儿,我怎么觉得比皇宫还乱?”宫里那些娘娘们都没有李家这几个人会演。

蕴和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胤禶谄媚的笑笑。他知道额娘不喜欢他说脏话,可他这不是没忍住吗?

“额娘,那这李煦到底死没死?”

蕴和摊手,胤禶可真是问住她了,这也正是她想知道的。“您不在,我擅自做主让侍卫们去监视她们了,看看能不能寻到破绽。王氏那边,我把冬莲派了过去。”

康熙继续擦脸,他把手擦干净帕子仍在盆子里,才道:“你做的很对。”他揉着眉心,满脸疲惫,来之前他想过很多,原以为把一切都算计在其中,如今才发现事情早就脱离他的掌控,他从头到尾就没猜对。

文嬷嬷啊?他已经有些不记得对方当年的样子。他只记得文嬷嬷是他当上皇帝之后额娘做主给放出宫去的。他当时好奇问了句,额娘只说文嬷嬷伺候他一场不容易,应该给她一个恩典。

那时候他还奇怪为什么是文嬷嬷不是其他人,若说辛苦,他所有的奶嬷嬷里面孙氏最辛苦才对。当年他出天花就是孙氏陪着他出宫照顾他的。

仔细想想,额娘那时候的神色是有些不太对劲,或许是额娘发现了什么,才这般做的吧。

“你继续试探她们,如今织造府已经被咱们的人围成铁桶她们不知道外面的情形,假如她们真的跟这群人是一伙的,长时间得不到消息肯定会着急。”

蕴和:“臣妾也是这么想的,察觉到她们不对劲,我就让人把李府给控制起来了,如今出府采买的都是咱们从京城带来的侍卫,厨房那边也交给沈师傅了。”

康熙虽然搬到织造府来居住,他并没有来得及布置这些事情,一应采买还是李府的人去做。李煦死了,大家下意识便会认为他府上的人是自己人,是值得信任的。这种下意识的相信才是可怕的。

“是朕大意了。”他承认这次是他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