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第2/3页)

两人真正实现了那句‘不能同生,但求同死’的誓言。甚至为了成全他跟胤禩之间的感情,他连亲额娘、亲哥都可以不管不问。

总之,脑残的很。

这辈子,也不知是不是宜嫔死太早的缘故,胤禟与胤禩关系仍旧不错,但却远没到那种地步。就好比当年出宫找皇上,胤禟最终选择的是跟着亲哥而不是跟胤禩去安亲王府。后来,他虽与胤禩亲近,更亲近的还是一母同胞的七阿哥。

反倒是胤禩,胤禟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他立刻凑上去,满脸关怀的样子。

太后养着七阿哥,爱屋及乌,她对胤禟也算照顾;郭络罗贵人是他亲小姨,蕴和觉得胤禟的婚事交给她们谁都比自己合适。

康熙想了很久,道:“太后年纪大了,这种小事还是不要麻烦她的好。胤禟这个朕自己先看看,你暂时不用管。等朕确定了人选范围,你帮着把把关就行。”

太后出身蒙古,一个七福晋已经让他有些不太高兴,再来一个十一福晋,他干脆直接把大清送给蒙古得了。

他最不想的就是让皇室下一代跟蒙古有太多的牵扯。

至于说郭络罗贵人,她跟胤禟关系最近不假,之前大郭络罗氏干了不少陷害她的事情,康熙怕她故意给胤禟选个金絮其外的。

蕴和:“那行,皇上臣妾毕竟跟十一阿哥不熟,嫡福晋这事儿您可要先跟他说清楚。”她可不想好心帮忙,最后还落得一身埋怨。

康熙失笑,“瞧你这心眼,别的朕不敢说,胤禟这点道理若是还不能看明白,不用你出手,朕第一个不饶他。”

皇子福晋牵扯的事情太多,别说胤禟,就是当初的胤礽和胤祫,他们哪个是自己做主的,不都是他给选的?

最终康熙看中了副都统董鄂七十的女儿为十一福晋。这位小董鄂氏同样出身显赫,董鄂七十乃是董鄂彭春的堂弟,小董鄂氏是四福晋的堂妹。

除了十阿哥与十一阿哥,比他们大的九阿哥胤祐、十二阿哥胤禌也被安排在今年选嫡福晋。

十二阿哥胤禌生于康熙二十三年初,他只比胤禟小半年,今年如果不给他定下嫡福晋,在等三年他年纪就大了。且今年秀女质量颇高,有好几个都出身名门,很适合做皇子嫡福晋。

九阿哥嫡福晋皇上圈定的是都统法喀之女哈达纳喇氏,十二福晋是伯、户部尚书马奇的女儿富察氏。富察氏同样是满洲大族,在这一届秀女中算是出身最好的,她阿玛马奇、伯父马斯喀以及叔父马武、李荣保都是康熙朝的肱股之臣。

得知十一福晋与十二福晋的人选,蕴和只是挑了下眉什么都没说。从家室看这两位的确不错,十一阿哥与十二阿哥与四阿哥一样背后势力单薄,皇上给他们选了这样强大的妻族足以弥补与其他皇阿哥之间的差距。

从这方面看皇上对儿子们还是不错的,至少他有在为儿子着想。

端嫔:“皇上想的是挺好,他怕是忘了越是出身高贵的满洲贵女其内心越骄傲,十一阿哥与十二阿哥额娘的事情稍微一打听就知道,娘娘觉得他们能过好日子?”端嫔摇头,反正她是不相信的。

董鄂氏她不了解,董鄂七十的大本营在盛京。富察氏她曾是见过的,那可是个心气颇高的姑娘。

蕴和:“管他们呢,人是皇上看中的跟我也没关系,十二阿哥那边有郭络罗贵人呢。十一阿哥这也简单,我只把我看到的告诉皇上,最终的选择权还是在皇上手里。再说四福晋是她堂姐,荣妃怕是也难置身事外。”

小郭络罗贵人一直在永和宫闭门思过不假,儿子选嫡福晋是大事,皇上还没不近人情到这种地步。因此他与十阿哥胤禩一样,婚事都由自己的额娘做主。

正因此,每年都是蕴和与荣妃主持的选秀大殿,今年多了三个‘帮忙’的人。

端嫔:“说的也是。哎,后宫的女人都想要往上爬,却不知这高处也有高处的难。”

端嫔觉得像自己这样就挺好,不受宠碍不着谁的眼,紧跟着分为最高的贵妃娘娘,内务府那帮人精子又不敢轻易怠慢。

正式选秀的时候,荣妃得知胤禩嫡福晋人选诧异的看向蕴和,蕴和淡定的道:“我问过皇上了,皇上说十阿哥与郭络罗氏两情相悦,他打算成人之美。”

荣妃抖了抖嘴角,“成人之美?皇上就不怕郭络罗氏跟皇子福晋们打起来。我记得这郭络罗氏最会踩地捧高,日后我可得让董鄂氏离着她远点。”

她本想说让六福晋注意点,又觉得这么说不妥当,有看不起六福晋的嫌疑。虽然她本人并没有这么想,话传出去难免变味。她可不想因为这事儿跟贵妃闹不愉快。

在荣妃看来,等三年孝期一过,贵妃上位是必定的。她现在要做的就是跟贵妃打好关系,而不是给贵妃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