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4页)

那御史犹豫良久,最终还是咬牙说道:“皇上,自古都是立嫡立长立贤。二阿哥是嫡子且刚刚被废,其他皇阿哥又年幼看不出所以然来,臣以为应该离大阿哥为皇太子。”

又有御史道:“大阿哥虽然年长可他生母惠嫔只是个嫔位,奴才觉得三阿哥胤祫很合适。”

这人可不是万黼安排的,他是真觉得三阿哥合适。

“八阿哥一片赤诚,奴才听说出事后他是第一个搬到救兵去找皇上的,足以看出八阿哥一片赤诚是为贤良。八阿哥生母安嫔出身比惠嫔娘娘还高,如此,奴才觉得八阿哥也很合适。”

“照你这么说,那三阿哥岂不是更合适,别忘了他几岁的时候就在地龙中救了皇上。是皇上都夸奖过得。”

万黼当年的表现只有三个人知道,他、皇上以及前太子,他与前太子是不可能到处宣传此时的,朝臣能知道这件事唯有皇上。因为这事儿,当年皇上没少夸赞万黼。

有人拿这次八阿哥出城说事,自然就有人说当年。

“大阿哥骁勇善战,这次在战场上的表现更是精彩决绝,奴才以为大阿哥当立为太子。”

康熙不说话,朝臣们议论纷纷也不阻止,越来越多的大臣沉不住气开始发表起自己的意见。

除了前太子,朝臣之间说谁的都有,甚至胤禶和胤禛都获得了几票。当然,所有人里面呼声最高的是大阿哥与三阿哥,其次是八阿哥胤祚。

立太子是大事情,不可能一个早朝就商量好,之后几日立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康熙让人把胤褆喊到乾清宫,问他关于立太子的想法。

胤褆有些激动,他误以为汗阿玛这是看中了自己。他道:“汗阿玛放心,如果您看得上儿子,儿子一定努力决不让您失望。”

康熙点头,他什么都没说就让胤褆出去了,之后又喊了万黼。开口又是同样的话。

万黼诧异道:“汗阿玛何出此言,儿臣从未想过这些事情?”

康熙:“现在朕允许你想。万黼你也已经长大了,应该为将来考虑。”

万黼并没有被皇上的态度蒙蔽心智,他蹙眉道:“汗阿玛,儿臣是真没想过这些。儿臣有想过将来,在儿臣的规划里面,长大帮助汗阿玛办差分忧,将来太子继位若是需要儿臣,儿臣就继续辅佐太子,假如太子不需要,儿臣想带着家人一起去外面走走看看。”

他苦笑一声,“说句不好听,汗阿玛您别介意,太、二哥从小就在您的教育下长大,在儿臣心里他就是最合适的人选。您现在忽然说让儿臣另外找个人出来……”他摇头,“儿臣是朕不知道除了他还有谁合适。”

这回轮到康熙诧异了,“朕听你的意思居然是支持胤礽的?”

那么多朝臣,支持谁的都有,除了胤礽。

索额图党羽牵扯甚多,他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打死,朝中还有很多其余党。

康熙以为既然是索额图的人,他们支持的必定是太子。哪知今日没有一个人开口为太子说话,就算有开口的,也是举荐别人。

他竟不知万黼会成了那个例外。

万黼郑重行了一礼,“汗阿玛,儿臣是觉得您毕竟教育了二哥这么多年,无论换成谁都是从头开始,远不如二哥学的快。另外,儿臣始终觉得这件事上二哥有错,最大的错还是在索额图。如今索额图已经伏诛,没了他在二哥耳边说三道四,二哥有了这次的教训也必定会痛改前非。”

万黼在试探。额娘说的对,二哥是汗阿玛从小看着长大的,汗阿玛对二哥的感情是他们所有人都比不了的。这次的事情汗阿玛看似恼了,焉知不是故意把二哥换下来让他避风头的。

如果是这个原因,那现在冒头的将来肯定会被重点打击。

额娘平日里迷迷糊糊,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他指明方向。万黼深觉额娘的话很对。

所以,他才会如此给太子‘求情’。试探汗阿玛态度的同时,再次加深汗阿玛对他淡泊的印象。

因为立太子的事情,所有儿子包括胤禌在内都被他单独叫来询问看法。儿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这也让康熙对他们有了个清晰的认知。

眼看着立太子的风波越演越烈,康熙直言:“正如诸位爱卿所言,皇阿哥们都还年幼,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一次眼拙也就算了,朕不想再来一次。因此,朕决定暂不立太子。”

这次上朝康熙是把所有皇阿哥都喊了来的,此时他站起来直视这些皇阿哥们,“你们一直说朕偏心太子不公平,今日朕给你们一次机会,公平竞争、能者上位。”

话落,好多人都沸腾了。

皇上的意思他们明白了,他的意思是所有皇阿哥都有机会,谁有本事谁上。

这对某些野心家来说再好不过。哪怕是已经学会稳定情绪的胤禩嘴角的笑容都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