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3/4页)

大阿哥想要与太子争,她就全力支持。

但明珠不比索额图,自从被皇上训斥过后,他对大阿哥就不如以前上心了。大阿哥想要争,还需要兄弟的帮助。

胤禩终究还是太小了,虽养在她手底下,远水解不了近渴,她不想大阿哥孤军奋战就必须帮他拉拢亲近的兄弟。

在她心里三阿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三阿哥兄弟多心齐,拉拢一个,剩下的都不用多说。

奈何三阿哥滑不留手,谨穆妃又软硬不吃,让她无从下手。

她这才退而求其次选了四阿哥。

四阿哥只喜读书,对权势不感兴趣,刚好她又听说皇上给两位选了嫡福晋的事儿。这不就是大阿哥当年的翻版么,想想她当年听到这事儿的反应,她便以为荣妃也跟她一样,心里正生气呢。

惠嫔自觉两人有了共同话题,她稍微挑拨几句,荣妃必定会跟她同仇敌忾。

如此,大阿哥的助力不久拉到了?

来之前惠嫔从未想过荣妃是这个态度,看着荣妃毫不在意的样子,她知道多说无益,只能选择离开。

回去的路上,惠嫔自语:“还以为荣妃对四阿哥这个儿子多在意呢,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太傅的孙女又如何,顾家没有佐领就是硬伤。

惠嫔走后,荣妃越想心里越不舒服,她直接起身去了永寿宫。当然她不是来跟蕴和吵架的,而是过来吐槽惠嫔。

“呸,她真当我傻,打量我不知道她的心思呢。别说董鄂氏是皇上定给四阿哥的,就算不是,我也不可能让胤祉掺和到大阿哥跟太子的破事当中。”

荣妃承认自己不够聪明,正是因为她不够聪明才什么事都不参与。

荣妃想的明白,她儿子就喜欢读书,只要他老老实实的就威胁不到别人,将来不管谁上位他的待遇都一样。他又不喜欢权势,受不受重用也都是无所谓的。

横竖都一样,她脑袋里全是水才会去瞎折腾。

不折腾不代表不生气,这不她就来找蕴和吐槽了。

蕴和有些疑惑,“听你这意思,她对大福晋不满意,可我看大福晋跟大阿哥关系不错,对她也尊重,她为什么还不满意,因为出身?”

这就更好笑了,尚书是从一品,整个大清比尚书官职高的能有几个?尚书她都看不上,她看上了谁?

荣妃撇撇嘴,“这个我知道,说来说去还是觉得大福晋娘家手里头没兵权。本来呢,大阿哥也不太满意大福晋,这不是看他俩关系好了,她心里不舒坦么?”

婆婆都这样,既希望儿子跟儿媳妇夫妻和睦,又见不得两人恩爱,这样她会觉得自己的儿子被抢走了。加上大福晋太谨慎结果导致大格格早产,她更有理由不满了。

蕴和:“大格格这是确实怪大福晋,好在最终大人孩子都没事,我想经此一事,大福晋也会吸收教训,日后肯定会认真对待。”毕竟是头一回做人儿媳妇,不了解婆婆的喜好,错了也情有可原。她日后改了就是。蕴和觉得这个时候当婆婆的就应该安慰她,而不是紧抓着她的错处不放。

“我看不如这样,明儿咱们去跟皇后娘娘说一说,直接召见顾氏跟董鄂氏得了。”

宫里的流言蕴和也听说了,她正准备去找荣妃说这事儿,没想到荣妃就来了。

流言这东西说得多了大家就会信以为真,等日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说不定会传出更多的流言蜚语来。这样对他们四个人都很不利。

如今流言还只是小面积传播,传流言的也被她禀告皇后给处置了。等她们召见了人,大家就知道之前是误会,所有的一切便不攻自破。

荣妃点头,“我来也是这个意思。”她除了想跟谨穆妃吐槽惠嫔之外,就是想问问谨穆妃要不要提前召见秀女。

荣妃觉得这时候她跟谨穆妃一同召见秀女是最好的,也省的那群爱嚼舌根的在背后乱说。

荣妃跟谨穆妃主持选秀不是一次了,皇后对她们俩很放心,像召见秀女这种小事她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毕竟是未来的皇子福晋,皇后这点面子还会给的,一如她之前召见了伊尔根觉罗氏一样,她也召见了顾氏与董鄂氏。董鄂氏她见过,对顾氏,她还是很好奇的。

当着荣妃跟谨穆妃的面,皇后直接让郑嬷嬷跑了一趟秀女的住所,让她把顾氏跟董鄂氏带了过来。

皇后重点打量的是顾氏。

顾氏跟董鄂氏同年出生,两人今年都十三岁,因召见的突然两人身上穿的都是秀女定制的衣裳。浅蓝色的衣裳穿在两人身上,从远处看像是一对姐妹花。

两个人低眉顺目、董鄂氏也就罢了,顾氏第一次见皇后与未来婆婆,姿态端庄沉稳,倒也没有露怯。只这一点就让皇后很满意。

万黼长相俊美很大的继承了蕴和的优点,胤祉长得也不错,只是与万黼站在一起显得差了些,不过差别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