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4页)

康熙开口:“你的意思这事儿是乌雅氏干的?她想做什么?”

乌雅氏这黑心的女人已经被他关起来了,怎么还不安分。还有乌雅家,他把威武的官职都给撤了,内务府凡是跟乌雅家有联姻的也都被他调了职。她家到底有多大的势力,还能搅风搅雨?

怪不得庄嫔要用这种方式自污呢,如果她没记错这个乌雅氏也曾经在庄嫔身边伺候过。后来被庄嫔打发了。

那时候他还觉得庄嫔小家子气。现在看来庄嫔是有自知之明的。

皇后却摇头,“臣妾不知。皇上你一定想不到那宫女的弟弟在哪儿当差?”

不等皇上开口,她自顾答道:“臣妾查到,他是从小给人做了童养夫,他那个老丈人、他那个老丈人隶属满洲镶黄旗,是郭络罗旗下人士。”

宜嫔郭络罗氏,她的阿玛三官保是盛京包衣佐领,旗下掌管包衣无数。若放在平时,顶多就是让人感叹句世界真小无巧不成书,但此时……

皇后吸了口气,“宜嫔被臣妾禁足了,有翊坤宫的奴才报,说住在她后殿的郭络罗贵人不知为何被她打了一巴掌。宜嫔下手极狠,郭络罗贵人四五天都没出屋子。另一个,她身边伺候的嬷嬷,昨个儿挨了板子。”

宜嫔很聪明,也沉得住气。她一直按捺不发,直到今日事情都过去大半个月,她才处置自己身边的嬷嬷。

都过去大半月了,明面上也没宜嫔什么事儿,没人会把她处置嬷嬷跟端嫔的事儿挂钩。

如果她没查到那三等宫女跟郭络罗家有关系的话,她也只会以为是那嬷嬷伺候不周到惹了宜嫔。

宜嫔泼辣,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伺候不周挨板子放在她身上并不突兀。

康熙脸已经不能用黑如锅底来形容。他咬牙,“皇后的意思,这件事真正的幕后之人是宜嫔?”想着宜嫔以往也颇的他心意,康熙不愿意承认自己眼瞎到这种地步,从未看对过人。

他道:“会不会是郭络罗贵人和她身边的嬷嬷做的,宜嫔并不知道。不是说她打了郭络罗贵人么,说不定”说不定就是她察觉郭络罗贵人做错事,气急打的。

康熙越说心里越没底。

假如这事儿真是郭络罗贵人做的,以宜嫔的性子怕是早就把人扭送到皇后或者他面前了。

俩人虽然是姐妹,宜嫔对郭络罗贵人并不是多袒护的。

他反复呼吸,努力平复心情,“既然都查清楚了,该怎么处置,皇后就处置吧。”

乌雅氏的事儿让他对包衣没了好感,如今宜嫔闹的这一出让他对包衣是真的厌恶了。

乌雅家、郭络罗家,这可都是包衣大族,尤其郭络罗氏。

宜嫔兄弟好几个,都是德才兼备之人,更别说三官保兄弟的后人。上三旗包衣,盛京和京城包衣,都有着郭络罗家的人。

皇后摇头,“皇上,臣妾倒是想快点了解这件事,可仅凭这一点并不能说事情是宜嫔或者郭络罗贵人干的。太牵强了。”

哪怕她心中认定这件事就是宜嫔在背后使坏,没有确凿的证据也不能给宜嫔定罪。

不只因为宜嫔身居高位,她还得考虑胤祺和四公主。

除非捉贼捉赃,抓住了宜嫔的把柄。

宜嫔的把柄是那么好抓的?从她能忍半个多月在处置身边的嬷嬷就能看得出来,她做事情很谨慎。

能查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

康熙最满意的就是皇后处理事情的态度,凡是讲究证据。

“既如此,就让她一直禁足吧。”

皇后点头,“对了,皇上还有一件事,十阿哥也满月了,您看他该如何安排?”

十阿哥庶妃觉禅氏所出。

这个皇阿哥的出生对所有人来说是个意外。

觉禅氏侍寝当日皇上是让她用过避子汤的,可一个月后觉禅氏还是有孕了。

皇上对觉禅氏的态度注定这个皇阿哥不会受到太大的重视。

事情也确实如此。

十阿哥是早产出生,他生于康熙二十年二月。因着早产,皇上直接下旨把洗三、满月都给免了。

觉禅氏是庶妃,没资格养儿子,她如今住在延禧宫,按理十阿哥应该交给惠嫔抚养。

惠嫔老实,皇上不发话她不敢接,只让人多照顾着。

现在十阿哥还跟觉禅氏在偏殿住着。

荣嫔与庄嫔当初是宫里没有高位妃嫔,也是皇上发话让她们自己养的,觉禅氏这个……

十阿哥啊,皇后不说,他险些忘了这个儿子。

他现在对包衣印象不好,对包衣生的儿子尤其是意料之外的儿子更不会好到哪里去。

沉思许久,他道:“既然她住在延禧宫,就养在惠嫔那吧。”

惠嫔,所有包衣出身的宫妃里,除了端嫔,就惠嫔给他的印象最好。

觉禅氏的事情是个意外,觉禅氏被封庶妃后也很老实并没有犯错,他总不能跟对待小八一样,把她的儿子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