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2/3页)

一双眼睛明亮生华,那是时间和磨练赋予他的独特的魅力,令人不由心生钦佩。

明璃等人下意识站了起来,朝着他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尊敬之情发自肺腑。

“我谨代表大家,欢迎你们的归来。”老人的声音和蔼,笑着摆了摆手,坐在了半圆弧中心的座位上。

“不用这么正式,在这间会议室里,我们不看身份,就想像是朋友一样简单聊聊天,聊聊你们对于华国未来经济的看法。”

事实上,如今他身上承担的压力也不小。

领导团里有许多支持他的声音,也有许多不赞同的声音。

更多的,还是迷惘和茫然。

他们正站在历史的分叉口上,他们做出的每一项决策,都会影响整个华国的未来。

因此,他们需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博采众议,听听不同身份的人的各种想法。

四大经济特区是试点,是他们试探着迈开的第一步。

可后面的路在哪里,要怎么走,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走,他们还在孜孜探寻的过程中。

最近,这样的探讨会议他已经开了许多场,只是今天的这场尤其特殊些。

因为邀请来的都是在漂亮国打拼出不菲成就的华裔/华人企业家。

他想听听他们的看法。

老人的话音一落,会议室中一片安静,落针可闻。

众人面面相觑,没有勇气做第一个发声的人。

直到明璃弯了弯唇,温柔的嗓音不紧不慢地响起:“大家似乎都有些不好意思开头,那我就来抛砖引玉,简单聊聊我个人的想法。”

老人颔首,神色中带着鼓励和期待。

明璃面上含笑,慢条斯理地开口道:“当我做出回国这个决定的时候,我的合作队友、竞争对手,甚至我在漂亮国的家人,都表示十分的不理解。”

“他们说,漂亮国的金融形式这么好,你在漂亮国的企业发展得这么好,为什么要选择回去呢?”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曾认真地思考过许久,做出回来这个决定,也不是一拍脑门的冲动,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首先,我明确自己的身份,我是一个华人,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骨血里融合着华国的印记。”

“其次,我是一个商人,可以毫不避讳地说,我非常看好华国这片土地上经济的发展。”

“广袤的土地慷慨地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还生活着九亿多的人口。”

“他们勤劳、努力,是一片还没有被开发的极为庞大的市场。”

“……我认为,这与国家形态无关,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对于物质文化的潜在追求。”

“……”

老人听得很认真,在座的其他人更是全神贯注,恨不得过耳不忘,将她所说的一切全部牢记在脑海里。

甚至有人拿了纸笔快速地记录下来,眼中光彩连连。

一时间,会议室里只有明璃一人清越的嗓音,如珠落玉盘,字字珠玑。

*

这场会议举办得非常成功。

结束的时候,明璃甚至幸运地得到了和老人握手的机会,还有幸品尝了园子里的美食。

极为美味,和友谊宾馆里的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

把所说的话都表达出来,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明璃整个人也像是卸下了繁重的包袱一样轻松。

李部长和王局长已经托了关系帮明璃联系了老家那边,两三天即可得到回复,她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

明璃不知道的是,就在傍晚的谈话结束后不久,老人又通知最高层的领导班子临时召开了正式会议。

“她说的非常好,阐明了许多我曾经犹豫迟疑的地方,给了我许多的启发。”

“她作为一个普通人,都能有这样的爱国心,这样关于时事经济的觉悟。”

“我们这些肩负着整个国家发展重任的人,又还在彷徨什么呢?”

“是人民选择了历史,是人民选择了我们,未来的发展,也该是由人民去选择的。”

“经济与国家体制无关,我们的社会主义不该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而该是促进者、帮扶者。”

“先富带后富,共走长征路,改革开放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必然会带领我们走向成功!”

老人发言完,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他们都是经历过漫长时代的领头人,甚至有不少都是亲自走过长征路。

他们当然明白,全面改革开放是怎样大胆的一番举措,造成的影响最后又会多么庞大。

尽管这次会议并没有一次性说服所有人,但却也坚定了众人心中的决心。

同时,让明璃在一众“大佬”们面前露了个面,留下了极佳的印象。

——这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企业家,一颗红心向华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