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巡视产业(第2/2页)

江淼有些小失望,他还以为能烧出大块的琉璃,能够充当玻璃的那种。

胡掌柜见他满脸失落,便说:“其实我也不太清楚,说不定烧窑的匠人能烧出大块的透明琉璃也说不定!”

江淼一听,重新燃起希望:“烧窑的地方在哪儿?可以带我去看看吗?”

“当然,不过那地方在城外,出了梁京东门还有三四十里地。”胡掌柜道。

江淼问:“这里……不是个农庄吗?”这地方一听,就是裴祖母给的拥有二百多亩的那个农庄。只是没想到,它外表是个农庄,内里还另有天地。

“农庄也有,烧窑的地方也在那。有农庄在前头掩人耳目,大家就不知道咱们的琉璃是从哪儿来的了。那些人到现在都以为,咱们的琉璃是从外地进货的。”胡掌柜很是得意,每次从农庄运菜过来时,他们都会把琉璃藏在菜底下运进来。

“那成,今天有些晚了,明天上午我过来,到时麻烦胡掌柜带个路,领我们过去看看。”江淼说道。

“您吩咐,我们照办就是了。对了,刚刚那个冰莲摆件,伙计已经包好了,待会您回国公府时,记得带回去。”胡掌柜笑眯眯地说道。

既然他如此盛情,江淼也就没再推脱,反正都是他们自己烧的,又是滞销品,带回去摆着看看也好。

江淼带着莲花摆件回去了,走之前他忘记问这个东西的售价多少了。如果他知道定价的话,走出去的步伐肯定就没这么潇洒了。

……

第二日,江淼如期来到店铺里。考虑到路程比较远,他把裴沐留在了家里练字,让蝉衣和问荆两人照看着。

这边,胡掌柜也已经准备好了。今天店里都是老伙计,他离开一天也没太大关系。

二人坐上马车,朝东门出发,先从上城到外城,再由外城到城外。周围的情景由繁华变得普通,又由普通变得荒凉,这样的落差让人看了不太舒服,也难怪上城那些人不太愿意出来,这就是由奢入俭难啊!

因为这条道也是去江家湾的方向,所以江淼还是挺熟悉的。直到马车走了大概三十多里后,突然拐了个弯,朝着一条羊肠小道赶了进去。

在那小道上没走几分钟的时间,眼前的小路就豁然开朗,大概能容纳两辆马车同时通行。

江淼揭开车帘,看着近处一块块肥沃的良田,远处一座座整齐的农舍,这些东西集中在一块,便形成了一个农庄的模样。就如胡掌柜介绍的那样,这是一个外表看上去很普通的农庄。

马车距离农舍不远时,原本待在路口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树玩耍的孩童,便一窝蜂地跑了进去。他们进去后没多久,就有一个手持旱烟筒的老人出来,站在大树下等待他们的马车停靠过来。

“胡掌柜,今日怎么有空过来看看?”下车的人显然让老者有些吃惊。

“少夫人想来看看怎么烧窑,老林啊,你带我们去里头看看。”胡掌柜说道,语气透着些熟稔,想来也是经常打交道的。

少夫人?老林看着下车的男子,恍然大悟,看来这位就是他们世子爷娶的男妻。

“少夫人里面请,烧制琉璃的土窑离这里有点距离,您且等等,我让他们把竹椅扎上架子,待会抬着您过去。”老林很是热情,说出来的话却让江淼哭笑不得。

“林大爷,这可使不得。这么点距离,哪里就需要抬过去了呢?我老家就在下面的江家湾,平日里村头走到村尾,也从来没喊过累的。”要是真让他们抬着过去,江淼下次就不好意思再来了。

“江家湾?”老林看着一身华服,无论长相还是气质都和这个地方丝毫搭不上边的江淼,心里有些怀疑。不过这位少夫人说话的方式,倒是和他们庄稼人相差不大。

“是啊,江家湾那儿的路还不如你们这边平整宽阔,我能走那儿,自然也能走这边的路。”反正抬过去是万万不行的。

他这样坚持,老林自然也不会强求。他进去交代了一声,便带着两人往烧窑的地方过去。

一路上,江淼观察了四周,发现这里除了农庄,好像就没有其他百姓了。他把疑问提出来,老林立刻点头:“是啊,这里只有我们这些人。其实这边原来也只有五六户人家。后来我们把庄子建在这里,就拿钱和他们买了房子和田地,又找了个村子帮他们迁出去了,把那些人高兴的。”

江淼点点头,也是,这里毕竟不是单纯的农庄,有外人在这,确实束手束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