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压制(第2/5页)

陆点微笑着说:“我是花泽睿,关灵的兄长。”

楚留香有些新奇地打量了他几眼。

陆点坦然地站在那里,任由他看。

楚留香问:“那位小关捕头,总共有几个兄长?”

“除去她的四个师兄,还有关七,这五个明面上的兄长,还有另外两个兄长,我是她的大哥。”陆点隐约记得,自己忽悠楚留香办事的时候,提到过几个结义哥哥,此时也就没有隐瞒。

“原来如此。”楚留香没有再继续问下去,他笑着问道:“花公子知道我是谁?”

“大名鼎鼎的香帅楚留香,天下谁人不知?我亦是知晓的。”陆点说道,“灵儿此时不方便与香帅见面,有什么事情,香帅直接告诉我就好。”

陆点说完,跟他对了一下当初和关灵约定好的暗语,楚留香基本上确定了他的身份,又在其他几方面试探了一下,发现陆点全部对答如流,放下戒心,将自己知道的事情挑挑拣拣告诉了他。

“战争一起,北边的帮派已经有不少投靠了蒙古,其余的门派,诸如无涯观、风雷堡,在城池被攻破后,便组织手下的人奋起杀敌,终究没有敌过蒙古铁骑,活下来的也都被俘虏,斩首以儆效尤。”

说起这些事情时,楚留香脸上的笑容淡了许多,眉宇间染上了几分忧虑。

楚留香是个很尊重生命的人,他虽名气很大,武功很高,却从来没有杀过人。

如果他愿意杀人,江湖中武功在他之上的,根本没有几个。

这是楚留香自己戴上的枷锁,也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就像花满楼热爱尊重生命一样。

陆点说:“为难你了。”

楚留香叹息:“我没有什么为难的,真正不好过的,是北方的百姓。只恨我一人之力太过单薄,无法扭转局势。”

“有你提供的情报,我们的优势会比从前大很多。”

可能是陆点太过温柔,楚留香唏嘘地说道:“不瞒你说,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如果大行放弃抵抗,会不会有许多人就不必死去了。”

陆点毫不犹豫地回答:“不会的。”

楚留香苦笑一下,摸了摸鼻子:“你说的对,刚才是我太过想当然了。”

如果不去抵抗,或许蒙古人可以减少很多伤亡,但是大行的百姓会失去所有的骨气和尊严。连他们自己都丢下了这些,又怎能期望摇尾乞怜,请求敌人施舍?哪怕活着,也是受尽屈辱,逃不过悲惨的命运。

楚留香又讲了很多从探子那里听到的消息。

因为这边的局势已经乱了,许多暗探都已经联系不上,不知是处境过于艰难,还是已经死了。

陆点静静地听着,从种种细节中拼凑出了蒙古人的大概想法。

他们征战到了欧洲,从来都是所向披靡,一往无前。但是走得地方越多,就越明白中原腹地是多么富饶繁荣,气候温暖,适应人类居住。

但是十年前的那场战争,让他们有些顾忌。

那时候他们已经打到了汴梁城内,只差一步就可以抓住大行皇帝,杀死他拿下汴京。

没想到那些江湖人会突然出现,几乎以一当百,与大行士兵里应外合,杀掉了他们的大军首领,又放火烧城,简直要同归于尽。火光四射,马匹受了惊,蒙古将领也摸不出虚实,只好暂且退兵。

这一退就是步步退,僵持了这么多年,虽然有小范围的矛盾冲突,但是再也没有像那次一样,直取皇城过。

后来蒙古人便找了耶律斡旋等人刺杀那些有名气的江湖人,再有阿都沁这样的谋士挑拨离间,笼络朝中势力,扶持六分半堂,瓦解中原江湖,一直拖到了现在才决定再次动手。

陆点弄明白了情况,心想关灵的《大行风华录》倒是误打误撞,给了蒙古那边不小的压力。

“今日就到这里吧,我不方便出来太久,现在该回去了。”陆点朝楚留香行了一礼,“若是香帅再探听到消息,可以去方应看那边找我,我自会出来见你。”

楚留香问道:“你究竟是什么人?”

陆点笑着朝他眨了眨眼睛:“我是虎斑湾的人。”

虎斑湾!

楚留香一惊,看着白衣青年离去的背影,忍不住回想先前看的那本《蝙蝠公子》。

这位花公子是小关捕头的兄长,看样子似乎与神通侯方应看关系匪浅,他会是书里的谁?

楚留香看着陆点的背影彻底消失,转身离去。

他走了一段路后,遇到了气质冷漠,白衣胜雪的清冷剑客。

楚留香从前游历江湖,什么地方都去过,偶尔也遇到过西门吹雪出门杀人,见到过西门吹雪的容貌。只不过西门吹雪看起来太冷,又行事匆匆,楚留香从未与他交流过。

没想到竟在这处小小的城镇相遇了。

楚留香微笑着与他打了个招呼:“西门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