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面具(这算四更了吧,求营养液)(第2/8页)

“注意没,给的一次性碗筷都已经拆开了,乍一看是方便志愿者进食,其实方便他操作。”

的确,这种法子是可行的。

但问题是没法查证据了,那些碗筷都是一次性的,用完都不用洗,直接扔了,现在都不知道在哪个垃圾场被处理掉了。

“他家里查过也没证据,更没有相关药物购买记录。”

“那就是别人负责配备的药物给他,反正现在可以确定他们有两个人吧。”

姜曳:“他有左阳波死亡时间的不在场时间吗?”

“有,查过了,左阳波的失踪时间在中午11点,死亡时间在下午三点半,死亡原因也是失血过多,在这段时间内,蔡昆都跟其他志愿者一起,有人证。”

也就是说,按照现在所有的证据跟线索,蔡昆这边是没有突破口的,他只要保持沉默就能熬到无罪释放。

另一个帮手的身份信息也只有身高跟体重,并没有其他方面的侧写。

不过案发到现在也没多久,想短时间内找到关键证据也是异想天开。

“现在还有一个突破口是左家跟司徒飞宇家那边,已经联系了他们的家人,他们很快就会过来。”

老林留意到姜曳一直在翻左阳波的资料,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很快他们就到了法医室那边,法医对于姜曳有些好奇心。

本来局里对于上级忽然“空降”一个系统以外的普通人是有些抵触情绪的,但搜了下对方资料,看到人家经历的那些案子,又觉得这个外援很不错,自家局长求生欲特别强。

法医对姜曳多看了两眼,而后把人引到解剖台。

“颈部有刀口切入,凶手用的是吊剥法,第一刀下在这里,就是颈后,从这里开口子环颈,往上剥头皮跟,往下吊剥整体...不过手臂这里另外剥开...手段老辣,没有多余的手法,因为皮肤全被带走,尸体上也未曾留下什么指纹,当然这人大概率也戴着手套。我查了下这种吊剥法,一般用于古法宰杀牛羊,到现在咱们当地也有人会,不过也算有个筛选的渠道。”

“5具尸体都是用的一样手法,剥皮的时候人都还活着,凶手是故意的,就是要让这五人体会到极致的痛苦...”

法医的表情很严肃,甚至带着几分不忍。

杀人不过点头地,这种死法太恐怖了,在古代的酷刑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残忍,何况现代。

他说完后小心观察姜曳,发现这人拿了一张纸,看看尸体上伤口跟剥皮表面,又看看法医室在电脑上做出来的杀人模拟图...过了一会,她画出了两把刀。

“这边是剥皮的,小弯刀,尖端刺入后,刀把一勾,勾嘴就能沿着皮肤往下丝滑切割,不伤肉跟骨头,而且绕颈的时候不需要中断,沿着脖子用刀口转一圈就行,一般的刀很难做到,而市面上这种刀恐怕不常见,要么自制,要么使用范围很小,出产方不多,你们可以去宰杀场问问。”

“这把是分尸刀,属于一般的剁肉菜刀,这样的反而比较常见,很多屠夫都有,你们也看到了,骨头基本都可以接缝,说明骨碎很少,剁肉无残损,按这个凶手的身高体重,应属普通人层次,一个普通人,要连续剁分五个成年人男子的尸体,一共分成128块,这是多大的工程量?遑论还得剥皮,这说明这个人虽然体格普通,但体力极好,能维持长时间的体力工作,但他又不擅切肉剁肉,对人体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切块的时候,都不是按照人体骨筋来切的,能怎么顺手怎么来,说明这人不是专业屠夫或者从事医生等对人体有所了解的职业,可他又懂得剥皮手法....我姑且猜测这个人曾经长时间从事低等体力劳动,练就了好体力,也曾经在店铺或者屠宰场工作过,负责剥皮这个流程,但并未处理过牛羊躯块,不过因为力气大,基本一刀剁完,分骨切肉很少破损,手特别稳,还很细心,不管是别人指定的计划,他负责执行,还是他自己完成整个计划,这么大的工程,现场没有留下线索,还把胃袋这些处理掉,足可见这个人的性格,而且这人大概率是个本地人,至少年幼时就在本地待过,而且居住地距离那个林子不远。”

老林跟法医听着,前者已经拿出地图,指着上面的区块,“这里一块区域基本是咱们汕州最有名望的一些大姓宗祠跟祖庙,当地排外,连政府都不敢在那边规划旅游,房地产更不敢涉及,一些外来人跟旅客也不会贸然往那边游荡私闯,何况本身也没什么景色,再往外一些是林子跟沼泽,溪流河段,这里一大片都曾是乱葬岗,干枯的大榕树位于这里,早在四十年前就枯了,里面没有农田等物,本地人也很少到里面,多数是当年的小孩漫山遍野玩耍才会往里面跑,所以司徒天河这一代的人知道,因为他们的老宅以及宗祠好多都在这附近,而当年会往那边跑的小孩基本也住在这一圈那个年代没啥公交车,家里有自行车的孩子都少,所以可以排除远一些的孩子来这边玩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