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新系统(第2/3页)

Y4S的定价比Y4略高有点,同一个内存的高出了二百元,因为除了系统更换了,其他的配置也进行了升级,所以也算是正常的价格,愿意买的人不会因为贵了二百就不买。

排在前面的人在试机的时候,后面排队的人已经越来越多。本来还想好好试用一下的客人见排队的人多了,也顾不上细看,赶紧下单买了。

后面排队的人见前面的人已经买了手机,也就顾不上再慢慢试机了,有的随便点了点,就买了,有的根本连机都没试就买了。

第一天线下销量倒是比线上预售的好,超过了六万部。

到了晚上,网上各大论坛就有了Y4S新机使用体验的帖子,都是真香,本来对HM系统不抱太大希望,其实还是远超预期的,虽然免不了有一些小毛病,但整体体验并不比原来的安卓系统差,甚至更为丝滑,而且HM的应用软件与安卓的互相兼容,并没有多大影响。

尤其是拥有HM系统电脑和平板的人体验了不同设备文件同步,远超出他们的期待,实在是太方便了。

Y4S的口碑是从正式上市之后爆的,原本根据预售销量,旻西第一批只备了50万的货。

结果在正式上市后,不到一个月就抢光了,只好又重新开始线上预售。

本来计划10月在欧洲市场上市的,结果一直到11月才登陆欧洲市场,因为中国市场太火爆,代工厂花了一个多月才生产出足够的手机来。

Y4S在欧洲市场和东南亚、西亚市场也大大出乎意料,完全是供不应求。

本来晏旻和蔺征西对第一款HM系统手机的预期目标是100万部,能卖出100万部就是胜利,结果第一个月就卖出了50万部,所以这是完胜。

在Y4S上市之后不久,某为也推出了新手机mate7,用的则是两种系统,安卓和他们自己的HM系统。

相较而言,某为的手机做得没有旻西的成熟,一直都走低端市场,知名度也不如旻西,所以他们对自己的系统并不那么自信,没敢完全用自己的系统。

某为这款手机定价3699元,也是他们第一款上三千元的手机,意味着某为正式进军中高端手机市场。

mate7的发布会选在了柏林,他们内部对这款手机也没抱太大希望,然而手机性能出乎意料的成熟,赢得了非常不错的客户口碑。

它的销量虽然不及Y4S火爆,但也远超预期,尤其是HM系统的比安卓系统的更受欢迎,两款HM系统的手机反响都如此不错,这让某为高层都吃下了定心丸,决定以后所有的手机都采

用HM系统了。

自此,旻西和某为正式成为手机领域内的竞争对手,不过双方依旧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旻西用某为的系统,某为则用的是旻西的芯片。

本来某为也在做自己的芯片,不过这几年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操作系统上,芯片发展略为滞后,比旻西落后了一些,所以暂时还没用自己的芯片。

如今他们的操作系统已经做出来了,接下来的精力就要放在芯片上了,届时他们会用自己设计的芯片,自己设计的系统。

虽然两个公司是竞争关系,但绝对是良性的那种,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手机品牌,旻西能够使用HM系统,这绝对是HM系统的最大推力。

某为心里也是有数的,有旻西帮忙,HM系统发展成为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也未尝没有可能。

旻西发布Y4S手机的时候,振中的芯片制造车间正在安装中,中途虽然出了点意外,阿斯麦尔比预计时间晚了一个多月才发货,但总算是买到了28纳米的光刻机。

到11月份的时候,芯片车间总算是安装完毕了,超过100名从旻西芯片厂抽调过来的优秀工艺工程师们来到了上海,开始为期归期未定的技术支援。

归期未定,指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突破14纳米芯片的工艺,也不知道旻西什么时候能够买到28纳米的光刻机,这两者只要有一种能够实现,他们就能够回深圳去了。

说是支援,其实也是来研究28纳米光刻机的制作工艺,毕竟之前他们也没接触过。

在这期间,这些员工们的基本工资是旻西发的,至于奖金,则是振中发的,他们算是领两份工资。

这说起来挺让人羡慕,但这些技术员并不愿意来上海,旻西不给他们发奖金,也不知道振中会不会发,发又能发多少,可不是哪个老板都跟他们老板一样大方。

他们最终愿意过来,是因为蔺征西允诺了,即便是在上海上班,他们依旧能够获得公司的年终股份分红,这几年公司效益好,资历老等级高的工程师,年终分红有几十万呢。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晏旻和蔺征西并不担心这些工程师们会跳槽到振中,除非振中愿意花百万年薪挖人,否则还真不如在旻西干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