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独自生活的第三十五天(第2/4页)

郑氏神色严肃些许,“可是你父亲那边……”

韩氏急忙道:“绝没有此事,父亲一生清贵,最不屑就是这种事。”

这话郑氏一丁点都不信,若是清贵,怎么会把女儿嫁到侯府来。她其实最厌恶这些酸儒,嘴上是一套一套的,心里想的又是另一套。

郑氏不爱插手儿子儿媳的事,问话传话也都是让韩氏来,此时,她想的却是,韩氏究竟有没有把话一字不错地告诉顾见风。

不光这次,以前是不是也如此过。

她挥挥手让韩氏回去,等人走远后吩咐南雪,“傍晚去门口守着,大爷回来之后直接请到正院来。”

郑氏想亲自问问顾见风,长子本分,若是真有什么事,一定能问出来。

郑氏中午连觉都没睡,等到申时,门房传来消息,说五公子回来了。

郑氏眼里一笑,“现在人在哪儿呢?”

门房小厮道:“五公子说先回宴回堂,一会儿就过来给夫人请安。”

郑氏眉眼带笑,“也是,得收拾收拾。”

她让南香去小厨房,吩咐李大娘孙大娘准备点吃食,顾见山这会儿回来,也不知在军中用没用饭,若是没用,定饿了。

等了一刻钟,顾见山也没过来,郑氏心里的高兴劲儿没那么火热了,转而担心其别的事来,这回回来,他肯定知道她去见了姜棠。

姜棠会怎么说。

无论如何,这次都得把这事说清楚,以顾见山的性子,定然会问的。

郑氏攥着帕子的手紧了紧,去见姜棠的事不该瞒着顾见山的,说清楚,总好过拖着的好。

又等了一刻钟,顾见山才过来,南香在门口通传了一声,“夫人,五公子过来了。”

说着,就替顾见山打了帘子。

郑氏:“快进来。”

顾见山矮了下头,进来先行了个大礼,“见过母亲。”

郑氏倾身用帕子拂了一下,道:“快快起来,坐下,。”

顾见山找了个位置坐下,坐下之后他道:“儿子这回回来,除了奉旨办事外,还有一事,等晚上父亲回来会一同向您二老禀明。”

顾见山心里记着这事有几个月了,上次回来就该说,可事发突然,他奉旨回西北,怕说了之后留有后顾,伤害到姜棠。

这次回来他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和父母说离开永宁侯府的事。

外人看,他自己出府,不会影响永宁侯府的声誉,是好是坏他都一人担着,更不会影响子侄的婚事。

若日后有要紧事,他仍是侯府的儿子,该帮的还会帮。

郑氏还不知情,点了点头道:“那好,就等你父亲回来再说吧。”

永宁侯在,也能劝劝顾见山。

顾见山道:“嗯,儿子此行让母亲担心了。”

郑氏摇了摇头,“也没什么事,知道你性子如何。对了,你许久不回来,很多事都不知道呢。你四哥又去滇南了,他很受皇上重用。还有你堂弟见轩,他春闱考中了,殿试也拿了不错的名次。”

其余的事顾见山都知道,家中这几个月一直相安无事。韩氏老实,陆锦瑶顾着昭哥儿多些,许氏礼佛,云氏有了身孕,也不常出来。

郑氏希望自己说说家里的事之后,让顾见山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可想了想,顾见山一直都在军营,和家里兄弟相处本来就不多,有什么好留恋的。

她让顾见山先回去,等从宫中回来再说。

等永宁侯回来的这段时间郑氏心里备受煎熬,她不想为难幼子,又不想为难自己,兴许等永宁侯回来,顾见山会听他父亲的。

永宁侯下职比顾见风几人早,他今年四十九了,按照他想的,过个四五年就可以退下来,把爵位传给大房,再把家分了。

长子承爵,他们自然跟着长子过。

这样安排是极其妥当的,几个孩子中他心疼嫡子,而顾见风又是他的第一个孩子,自然寄予厚望。哪怕顾见风没有如他想的那般长大,资质平庸,永宁侯还是疼爱这个长子的。

其他几个孩子有本事,就算长子承爵,未来也能过得不错。

只是他该好好想想,为何一直平庸的长子如今可以去吏部,还有顾见轩为何能去督察院。当时太高兴,以为是柳暗花明,以为长子终于熬出头了。

如果不是,这官职是怎么来的,又是冲着谁来的。

还不如直接问顾见风,总能查出来。

回到家后,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见风回来了没有,你让丫鬟去宴安堂看看。”

郑氏道:“我让南雪去门口守着了,一会儿叫过来问问。”

只是,等了又等,南香都没等到人,差人去宴安堂问,说顾见风和同僚去吃饭了,不定什么时候回来。

这回来之后也兴酒气熏天,想问什么怕是问不出来。

永宁侯本来就急,见此怒火涌上心头,“他才进吏部几天,就应酬吃饭。我这只找他一日人就不在,平日里不定出去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