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浮城少年(第3/6页)

“嗯?”

也就是在这简短的一问一答间,那个柔和的灵魂消失了,祁遇川的声音冷淡如常:“你刚才不是说要去给我买吃的吗?”

辛霓一路打听,才在南边的一条巷子里找到“谭家捞面”的门脸。辛霓细心地问了捞面里是否有海鲜浇头,叮嘱老板务必做成清汤的。

等餐的时候,辛霓瞥一方旧布帘后,有一位看上去很文气的老人在窄窄的庭院里扎纸龙。那条纸龙约莫有一抱粗,二三十米长,涂得金碧辉煌,煞有气势。她好奇心切,径直朝后院走去。

老人正在勾画龙眼部眉睫处的线条,听见她的脚步声,也无暇回顾。辛霓走到他旁边,凑近观望那纸龙,那龙头扎得栩栩如生,威风凛凛,龙身上的鳞片刻画得细腻逼真,正眼逼视上去,真让人有几分胆寒。

辛霓绕着那条龙走了一圈,见他画完眼睫,不禁发问:“老先生,不年不节的,为什么扎这么大一条龙?”

老人将毛笔放进砚台里蘸了蘸墨:“外地人?明天开海,东口码头祭海,这条龙是要献给海神的。”

“海神?你是说波塞冬、龙王,还是妈祖娘娘?”辛霓懵懵然地问。

老人低下头觑她,从镜片后露出一对又深又小的黑眼珠:“那是神话人物。”

辛霓越加好奇:“既不是波塞冬又不是妈祖也不是龙王,那海神是谁?”

老人提起蘸饱墨的笔,慢悠悠地说:“哎哟,这个……我可答不出。”

这一路找来,辛霓见家家户户都杀猪宰鸡,本来还存了点疑惑,现在想来,这样劳民伤财都只是为了祭一个虚无缥缈的海神,她不禁嘟囔了一句:“你们连海神姓甚名谁、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为什么还要祭拜他?我看这就是一种迷信。”

老人正要去下笔点龙睛,听她这样说,停下了笔的去势:“小娃娃不懂就不要乱说。”

辛霓有些不服气:“你见过海神吗?”

“我没见过……”老人对她的抬杠不以为忤,目光深邃而安详,“但是万古千秋,世世代代,还是有不少人见过海神的。”

“真的吗?海神长什么样?人首蛇身,三头六臂还是……”辛霓表现得很惊骇,内心却是不以为然的。

“他们见到的海神,其实是一团光……”

这个回答让辛霓有些出乎意料:“一团光?”

“我太爷爷曾经在海上迷过路。在海上迷路,可比在陆地上迷路要可怕得多,四面都是水,脚底下就是万米深海,稍有风浪,就要葬身海底。他在海上跑了两天,最后那天夜里,油底子眼看要烧完,淡水和吃的也早就没有了。他想到我太奶奶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我爷爷还在嗷嗷待哺,他死了,他们母子的生计要怎么办?他越想越绝望,忽然坐在船上大哭起来,哭着哭着,他忽然看见几海里外的海面上出现了一道光……”

辛霓随着他的讲述,仿佛身临其境地看到了那道光。

“他什么也没想,就像抓住了根救命稻草,拼命地把船往那个方向开,但是无论怎么开,那道光始终离他几海里远。开了大概一小时,他发现自己回到航线里了,那道光也消失了。事后他细细琢磨,那片海,他在几天里跑了无数遍,附近没有岛屿,也没有灯塔,更加没有轮船路过,那道光从哪里来的呢?他把这件事跟村里的人一说,村里的老一辈都说,那道光就是海神。”

辛霓听得痴了,良久才回过神来:“太神奇了。”

“海上神奇的事情多着呢!从那次以后,我太爷爷比谁都更信海神,年年准备三牲六畜、纸龙香烛祭海神。”老人细细将墨点入龙眼中。

“可大多数人都没见过海神,也没受到过海神的恩惠,为什么都做信徒?”

“世界上六十亿人,有谁吃过耶稣的五饼二鱼,有谁亲耳在灵山听过佛祖论道,有谁亲眼见安拉创造日月星辰?但为什么那么多人有信仰?因为当你感到绝望的时候,如果相信有个神与你同在,给你支持,你就会重新获得前进的方向。由‘信’到‘仰’,有所仰赖,也就有了力量。”

辛霓心念一动,祁遇川在她最绝望的时候救了她,他就是她的信仰,看来她以后也少不得每年用三牲六畜供养他一番了。

她正准备问老人一些关于海神传说的细节,屋外的老板娘掀开布帘:“外卖好了。”

辛霓依依不舍地跟老人告别,接过外卖,急急向来路跑去。

回到家中,辛霓把捞面往祁遇川面前一放,来不及喘口气,就脱口问道:“祁遇川,明天祭海神,你的祭品准备了没有?”

祁遇川挑了筷子面条送进口中,眼皮都没抬:“我不信那个。”

“连黑社会都知道出门拜关公,你靠海吃饭,怎么可以不拜海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