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4页)

此时,这位近来风头无量,惹得不少宫妃眼红的晏氏,正坐在妆奁前,对着一只精巧的金钗出神——这金钗外观就是寻常宫妃所用的样式,内里却别有乾坤,里面的机关巧夺天工。

她的贴身侍婢寻了正当理由,打发走殿内下人,确定隔墙无耳,她在她耳边轻轻道:“娘娘,小王爷给出的东西,不是您一直想要的吗?您帮他刺杀皇帝,他接应您出宫,还您自由,送您去和母亲兄弟团聚,他还会接你们一家到益州,有他护着,从此一家子平安顺遂,他都帮您想好了如何动手如何脱身,您还有什么犹豫的呢?”

晏氏一贯是爽利之人,但这事儿干系太大了,她自进宫之后,早就如同行尸走肉,要不是为了阿姆和阿弟,她早就自戕无数回了,这次的事,为了母亲和阿弟也不能冒险。

她神色挣扎:“一旦失败...”

侍婢轻轻按住她的手:“小王爷出手,一向万无一失。”

晏氏唇角抽动,她似乎在权衡什么,艰难道:“你容我想想...”她索性起了身:“我想出去走走...”

侍婢并未拦她,只是静静看着她出门,眸光转冷,沉吟不语。

小王爷为保万无一失,已经调动精锐赶往申城,大婚当日就能兵临建康,确保此次万无一失,现在的关键就在晏妃身上——只有她出手,才能把刺杀一事嫁祸到北戎。

这样一来,小王爷名正言顺地调兵围城,抢回沈郡主——而明面上的理由就是勤王救驾,铲除北戎贼子。

小王爷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是杀招。

晏氏被她劝的虽然有些动摇,但实在顾念亲人,所以迟迟不能下定决心,如果晏氏只是不敢出手倒罢了,反正小王爷留了后手,只是会多费手脚,风险也增大许多。

但她真正担心的是,晏氏会向皇上告发小王爷。

小王爷曾在战场上救过她母亲弟弟的性命,如果她做出如此没心肝之事,那她也不要怪小王爷心狠,或是用强硬手段迫她就范,或是更换其他人选了。

侍婢迟疑片刻,到底没拦着她,毕竟刺杀这种事,自己能狠下心来最好,小王爷也希望她自己能想明白其中利弊。

晏氏的确心绪烦乱,左右拿不定主意,她在殿外漫无目地走着,就听见凉亭里棋子噼啪落下的声音。

她看到沈夷光和万年在凉亭里下棋,她素来不爱和宫里人打交道,就听沈夷光在她身后唤道:“晏妃娘娘?”

她转过身,就见沈夷光冲她抿唇一笑:“来都来了,不如进来坐坐?”

沈夷光这几天一直特意等着晏氏,她不知道谢弥的具体计划,只是隐约有点梦里的记忆,所以她心里也没底,不知道晏妃到底是不是前世刺杀昭德帝的人,所以她想来探探晏妃的口风。

——她当然信任谢弥,但是她也不想什么都不做,把压力全给到他一个人身上,让他孤军奋战,这不是她的性子。

晏妃懒怠敷衍晋朝人,不过沈夷光到底是要赐婚给晏明洲的,她不好不给面子。

她一走进凉亭,万年便主动退出,还不着痕迹地给两人把风,晏妃淡淡道:“听闻郡主要和我的阿兄结亲,我在这儿先恭喜郡主了。”

这话说的,要不是晏妃就这幅脾气,沈夷光准以为她在挑事。

她扯了扯唇:“娘娘的心意我领了,恭喜就不必了。”

晏妃听她这般说,脱口道:“郡主也是被强行指婚给自己不喜欢的人吗?”

沈夷光心头一动,轻轻道:“也?”

晏妃自悔失言,起身掉头要走,沈夷光在她身后叹了口气:“你说的没错,我的确是被圣上强行指婚的。”

晏妃脚步不觉一顿。

沈夷光抿了抿唇:“而且...我已经有在意的人了。”

不管她对谢弥的感情是感激还是喜欢,但她的的确确把她放在心上了,这种在意甚至超过当时对江谈的倾慕。

交好一个人最快的方法——要么有共同的敌人,要么有共同的秘密,何况晏妃原本也不是什么复杂的人。

晏妃站在原地静默良久,回身坐到原处,勉强笑了下:“我也是。”

她神色怔忪,似乎陷入了回忆:“在我被父王送来之前,我其实有个定亲了的未婚夫,我们打小就一起出去骑马扎帐篷,坐在火堆边烤火...”

沈夷光慢慢问:“后来呢?”

晏妃沉默半晌:“我来长安之后,他就被送去了战场,至今生死未知。”其实是父王和晏明洲怕她不老实,激怒了昭德帝,所以故意把他送到战场送死。

“生死未卜其实是好事,”沈夷光发自内心地喟叹了声,认真道:“你如果愿意,不妨告诉我他是在哪儿失踪的,我家里也算有些人手,说不定能找到线索。”

她没提出什么交换条件,她是真心同情晏妃,至于其他的,看她怎么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