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二十四条弹幕(第2/3页)

像是为了反驳刘廷尉的话一般,他步伐迈得极慢——他自然不是因为想见顾休休,才急着将刘廷尉赶走。只是恰好到了饭点,他又有些饿了,那永宁寺的斋饭味道甚是不错。

元容走近永宁寺的那一刻,看到了庙门一侧斜生出来的千年松柏下,立着熟悉的身影。

那是顾休休。

他的脚步放缓了些,顿了顿,朝她的方向走了过去。

虽是暮秋,却还能在寺庙阴凉处听见秋蝉的鸣叫声,声声催人。温阳公主刺耳的嗓音,便穿插在蝉声中:“便是他身世不堪,身上流淌着卑贱的血脉,你还愿意嫁给他吗?”

“……你什么意思?”

温阳公主像是得意,微微抬着下巴,讥诮的笑容显得如此痛快:“他不是皇后娘娘亲生的血脉,他是皇帝与宫女诞下的私生子……”

元容倏忽停住了脚步,就站在离顾休休几米开外的地方,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在逆流,刹那间变得冰寒刺骨。

他努力挺直着身子,如松如竹般。却不由自主低下头,不知是什么情绪,在胸口不断酝酿发酵,好似被抽干了全部的力气。

宫里只有很少的人知道,元容不是皇后的亲生血脉,他是皇帝醉酒后,认错人,强迫皇后身边的宫女而诞下的产物。

那时,皇后已是入宫两年多,却一直未有身孕。她不是争宠的性子,心思亦不在皇帝身上,便张罗着为皇帝选了一批秀女,其中就有谢家内定入宫为妃的贞贵妃。

北魏的皇位继承制乃立嫡,立长,立贤。皇后若诞下嫡子,自然是嫡子继承皇位;若皇后无子或不能生养,那就要立长,哪个嫔妃先生出了第一个皇子,长子便会得到继承权。

最后则是立贤,字面意思,也是在皇后无子,或者嫡子犯了重大过错的情况下,皇帝就会在众嫔妃所生的皇子中,挑选一个贤明有才能的皇子继承皇位。

贞贵妃使出浑身解数,将一心朝政的皇帝迷得七荤八素,就在她以为皇后不能生养,只要她有了身孕,继承权便一准落在她手里的时候,皇后有孕了。

怀胎三月,正是气息不稳的时候,皇后虽然对皇帝没什么感情,但知道自己腹中有了一条新生命,还是十分触动。

皇帝也因为皇后怀了身孕,对她倍加呵护起来,找贞贵妃的次数逐渐减少,倒是时常往皇后宫里跑去,那珍贵稀罕的药材亦是流水般送到皇后寝殿中。

帝后两人感情逐渐升温,皇后小心呵护着腹中胎儿,仔细再仔细,好不容易熬过了最容易滑胎的几个月,却不成防备,寝殿里走了水。

那一夜,皇帝本答应了晚上来陪皇后,中途却因为贞贵妃忽然晕厥,转而去看了贞贵妃。

皇帝赶到时,皇后刚从熊熊烈火中爬出来,因为被坠落的房梁砸伤了小腹,意料之中,胎死腹中,皇后小产了。

皇帝愧疚不已,待她百般柔情,想要补偿,却被皇后赶出了寝殿,连带着他送的那些珍稀药材与宝物,都一并扔了出去。

皇帝年轻气盛,本就是好面子的人,一气之下就关了皇后半月禁闭,想要冷她一段时间,杀杀她的锐气。

但过了三个月,她也不曾向他低头,好像将他当做了空气。皇帝无可奈何,只好找贞贵妃帮忙支招,想要缓和与皇后的关系。

贞贵妃便出了个馊主意,让皇帝喝酒喝个微醺,借着酒力,到皇后寝殿里低个头,说些软话,再宠幸皇后一番。若是能重新怀上身孕,皇后一准就原谅他了。

皇帝思量再三,耐不住想见一见皇后,还是听信了贞贵妃的主意。本是想稍微喝几杯酒壮壮胆子就去,谁料贞贵妃准备的酒水竟是如此之烈,他三杯下肚,已是有些神志不清。

皇帝勉强被太监搀扶着上了步撵,停在皇后寝室外。可偏偏就这样巧,皇后不在寝殿里,被太后叫去佛堂抄经了。

他不胜酒力,昏昏沉沉,竟是认错了人,将皇后身边最亲信的宫女当做了皇后。那偌大的宫殿,那么多宫婢与太监,可任由宫女如何喊叫挣扎,那寝殿中都没有人帮她。

待皇帝醒来时,皇后正站在床榻前,用着一种近乎冷漠与痛恨的目光看着他,仿佛在看一个死人。

两人就此彻底决裂,而那被糟践了的宫女,在榻上昏迷了数日,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寻死。

宫女是皇后的兄长从战场上救下的俘虏,虽身份不明,但识字又知礼,被带回洛阳后,辗转做了皇后的婢女。

皇后对她极好,她待皇后亦是忠贞不渝,经此一事,只觉得无颜苟活。

皇后与她两人情同手足,以防她再寻死,只好时刻看着她,日夜守在她身边。

好不容易这样煎熬过了两个月,御医却查出了她有孕。宫女一下安生了,不再寻死,只因皇后上次小产后,便被御医诊断出再不能有孕,她决心诞下腹中的孩子,过继给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