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2/7页)

九爷正色:“儿臣记住了。”

“弹劾你的折子,暂且压着。待你将来将功折过,自然不会有人再提起。”康熙爷把折子压回去。

九爷十分上道,叩谢皇恩后,又说:“皇阿玛,儿臣福晋想出来的那个大褂、口罩、薄手套等物,您若想推广到各地,何不收归大内,再定个标准出来。福晋一定愿意献出来。”

其实他还有后半句“将来大小医馆要用,都从大内指定的铺子统一采买”,不过怕挨打,没说。

老爷子在心底笑。这个老九还挺上道,知道帮他想法子了。

不过他并没想把儿媳妇费劲巴拉想出来的东西收到大内:“蓝大褂、口罩和手套的生产并不难,待推广后,还是留给各地的百姓谋生。”

“皇阿玛仁德。”九爷自行惭秽,但若要他选,他要赚钱。

“等回府后,儿臣便让福晋把蓝大褂、口罩等的图样整理好,回头呈到御前。”借花献佛这种事,九爷一点都不觉得尴尬。

献自己媳妇想出来的东西,不丢人~

康熙爷点点头:“你媳妇有功,朕要想想怎么赏她。”

·

回府后,九爷先来后院看孩子。

秦晚正歇晌。

九爷先前的怒气,在宫里被老爷子一吓,已经飞了大半。可回到府里发现秦晚明知他已经回京,竟然一丝一毫激动都没有?将近两个月没见他,竟然能睡得着?

他还进了卧房,故意用手在秦晚脸前晃了几下。可恶,她真的睡熟了。

一股浓浓的挫败感升起,九爷意识到一个问题。

她信里最后那一句,极有可能是故意写上去气他的。

什么臭婆娘!

九爷出了卧房,去逗两个孩子。

可是弘霈和华裳已经将近两个月没见,都快不认得他了……

他伸手,两个孩子根本不搭理。

无法,他只好强行把在榻上爬来爬去的华裳掐着腋窝抱起来。

刮了刮小丫头的鼻子,他问:“还记得阿玛吗?”

华裳扁扁嘴,眼瞅着要哭。

傅嬷嬷连忙给九爷手里塞了一根筷子粗细的、长条形点心:“小格格爱吃这个,九爷快喂她。有吃的,格格就不哭了。”

九爷单手抱着闺女,另一只手掰了一小截,递到华裳嘴边。

小丫头看了他几眼,终于不扁嘴了,张口咬掉一点。

十个月的孩子,已经能自己拿着东西吃了。

九爷心里有点吃味,合着他这个亲爹还不如一根点心?

这什么破点心?吃起来嘎嘣嘎嘣,跟果棒似的,但怎么这么粗?奇奇怪怪的?又是那臭婆娘弄出来的吧。

“这是什么点心?”九爷问。

傅嬷嬷笑道:“这是福晋让后厨给小主子做的磨牙棒。不光两个小主子爱吃,西院三位小格格也爱吃。做了好多种口味的呢,有五谷的、芝麻的、咸味的、甜味的等等。还有一种黑乎乎的只给三个小格格吃。仿佛是加了什么查克力?”

九爷“哦”了一声。

傅嬷嬷没瞧他脸色,正低头收拾两个孩子的玩具,继续道:“福晋心思可真巧,总能想出来好多又好玩又好用的东西。”

九爷又“哦”了一声。

抱过华裳,他又拿吃的去哄弘霈,然后抱着两个孩子一左一右坐在他腿上。

两个小家伙熟悉了,总算又露出笑脸,咿咿呀呀和他聊天。

过了一会儿,嬷嬷拿了个奇奇怪怪的东西过来。

肯定又是臭婆娘让人做的东西。不过他不会再问了,一问就显得自己很没见识,有损他九爷的颜面。

九爷不动声色,观察了一下。

这东西形状像酒葫芦。下半身好像是用葫芦做的,外面罩了个布兜子一般的东西。葫芦嘴那里冒出来一根婴儿手指粗细的管子,让他想起来芦苇。

果然,这奇怪葫芦一拿过来,送到两个孩子嘴边,小家伙就主动含住那根管子,咕叽咕叽喝了起来。

啊,这是水……壶?

虽然不太想承认,但这婆娘的确心思挺巧。这可比一勺一勺给小娃娃喂水好多了。

生产之前,她已经做出许多新奇东西。他出门两个月,这婆娘竟然又有新东西。

九爷觉得自己应该再弄个作坊专门生产这些,然后拿到铺子去卖。

至于铺子的位置……

短短两秒,九爷就想好了。有三个地方可以卖:首饰铺、布庄、慈仁医馆。这三个地方,是女人去的最多的地方,准没错。

“这根管子是用什么做的?”九爷问。

傅嬷嬷又来兴致了:“这也是福晋让人做的。这管子有两种,一种是竹子做的,一种是木头做的。小主人更爱用竹管。”

“这东西干净吗?”

“福晋让人做了很多,奴婢们每次更换前都会用热锅蒸上一刻钟。”傅嬷嬷还想夸秦晚,但看九爷好像在思考什么,便没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