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1996·冬 ◇(第2/4页)

青豆目瞪口呆。这家伙看上去斯斯文文,吃东西还是这么野。跟他亲嘴似的。思及此处,青豆酒窝闪烁,不知所措地避开眼神,把厨房四面墙来来回回扫了好几圈。

“你饿吗?”顾弈咽下最后一口面皮,重出一口舒坦气,“我多蒸了几个。”

“好啊。”青豆早上喝了碗稀粥,摇了会公车,倒真是饿了。

顾弈随口问问,没想到她想吃,揭开盖又捏了捏,“再等等,还没蒸软乎。”

“那你刚刚吃的什么啊?冷包子?”就说呢,怎么开火没多久就能吃了。

“我又无所谓。”顾弈盖上盖,“再等个三分钟。”

这人心也太细了。青豆盯着顾弈,笑意渐浓。

他清嗓子:“怎么说?要帮你问问吗?”

青豆垂下眼,摇了摇头:“谢谢你。”

顾弈蹙眉:“嗯?”

“我妈早上说,以后栀子上学就要靠我了。”吴会萍一语点醒梦中豆。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多子女家庭的人生是接力棒。青豆在兄嫂的支持下一路念完大学,得心怀感恩。她要是工作了,得赶紧承担起青栀的生活费用。不能再靠兄嫂了。

蓉蓉一直有换房子的想法。去年,南城拔起两处新楼盘,家属院里人人眼馋。凑够分房积分的邻居,这几年陆陆续续搬去了更大的房子。而他们这样的家庭,靠蓉蓉攒积分,是盼不到头了。所以他们必须凑钱买房。

青栀以后是念中专还是找工作,都要青豆上心并且分担。所以就算毕业工作,青豆也不是什么自由身。且不说去不去得了上影厂,就算去了,其中未知性也太大了。青豆立马生出了退意。

她说完,嘴里被堵上了一个烫乎的包子,耳边响起顾弈不耐烦的声音:“程青豆,你怎么一天到晚想这么多啊。”

青豆恨恨瞪他:“你以为我想吗?我要是一个人,别说上影厂了,北影厂我也去。”

他挤出笑:“你的考虑倒是挺周全的。没了青栀,你就是一个人了,挺好。”

青豆哑然:“不是的。我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我牵挂的人。”

他浸在冬日的阳光里,懒洋洋看着她,“嗯。”

青豆秀气地啃了口小角,细嚼面皮:“你在南城,我更不想走了。”

大白包子后头,猫着一双闪烁的眼睛。

顾弈嘶了一声,打趣她:“你瞧瞧两段话连得上吗?”

“......”她狠狠咬下一口,热气蹿进口中,酸得她眉毛扭动,“嚯——嘶——”

顾弈拍拍她的脑袋:“你好好想想。上影厂是好单位,也不容易进。而且人家单位又不是不发钱。别瞻前顾后的。”

“知道了。”

他起身道:“我上去穿衣服。”话音一落又拿了个包子,往嘴里一塞。

青豆瞥了眼他的军大衣:“怎么,这身不行?”

他囫囵地说:“我里......唔......没穿。”

青豆:“啊?”

顾弈叼着包子,扣子一解,特流氓地敞了片胸膛给她。

温热的雪白兜头盖脸,点子近在咫尺,几乎抵上青豆鼻尖。下一秒,画面又被那该死的军大衣裹了进去。

-

接下来的几天,青豆青栀耗尽体力,打听到两所学校开设了舞蹈系。一所是远在天边的军艺,还有一所是宁城戏剧学院。这类考试信息很少,他们问遍了人,就知道这么多。

按照思路,宁城戏剧学校有舞蹈系,那上海那边的戏剧学校肯定也有开设。青豆翻黄页本找上海的戏剧学校,好不容易找到号码,是空号。

元宵节后,青豆陪青栀去上舞蹈课,找到老师说了考试的想法。老师表示,这种考试一般都要自己准备一支舞蹈,青栀现在才初二,还是先准备好舞蹈吧。

老师对青栀有期望,但青栀经常耍性子让她失望。她这么说,还是提醒青栀好好跳舞。

果然,那天青栀跳得特别卖力,主动站在第一排——老师的眼皮子底下。平时她最常站在后排角落,混在学生里见缝偷懒。

青豆感动,栀子终于开始争气了。这帮舞蹈班的孩子,确实是栀子最为出挑。

她慈母心肠,想给栀子买好吃的奖励她。

出去买了根糖葫芦的功夫,再上来,更衣间的女孩子都在讨论军艺。

“你要去军艺?是北京的那个jfj艺术学校吗?”

青栀:“是啊。那里可难考了。每年好几千个学生,只收二三十个。而且二三十个里,有一大半都是各团送过去代培的。”

“什么叫代培?”

青栀还挺不屑:“代为培养呗。说白了,关系户。”

“天哪!你要去北京了!那你记得爬长城!”

“几千个人里取二三十个,你也太厉害了!”

青栀很老卵:“还行吧。你们以后也可以试试。说不定呢。宁城那边的戏剧学院也收舞蹈中专,但我不去。那地儿太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