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1991·冬 ◇(第3/4页)

-

青豆随素素回了趟职工单身宿舍楼。

邮政银行从年二十九开始放假,放到初五,她们在路上就商量好了,素素白天在豆子家,晚上回宿舍睡,要是青豆嫌家里挤,也可以跟她回宿舍,反正宿舍姑娘大多都是要回家的,床空着也是空着。

“对了,你妈那个保姆还干吗?”素素问起了吴会萍。

“刚入秋那会儿就不干了。说她普通话不好,会带偏孩子,所以换了个小姑娘,把她给辞退了。她就干了半个月,结了近五十块钱,她觉得不累,挺轻松的,还想干,所以最近在学普通话。过了年,给她说了户人家,在南城花园,就带个七八岁的孩子,做两顿饭。”

素素一听:“哟,给钱多吗?”

青豆开玩笑,“比你们上班儿多。”

“那我直接去做保姆啊。”

“别乱说!”青豆咬耳朵给她讲悄悄话,“我妈去的那家为什么要找年纪大的,听说就是那家男人和漂亮保姆眉来眼去被抓着了。现在,都不要年轻漂亮的保姆。”

素素翻了白眼:“怪来怪去还是要怪年轻漂亮,年轻漂亮惹他们了,有本事自己就管住自己啊。”说着又问,“告诉我年轻漂亮的工资有多少?”

“一百五吧。一个月就休息一天。”

素素在银行也就两百多一个月。当然福利待遇是好的,经常发东西,柴米油盐不用愁,什么季节什么水果,要啥有啥,可实打实的钱还是很诱人。

素素:“这么一看,保姆待遇不错啊。等我不干银行了,我就去做保姆。”

青豆捂住她的嘴巴:“不许胡说!”

九十年代,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咱国家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北京那边开完会,地方看准时机,皆在大力扶植第三产业。

这第三产业概括范围十分广泛,除了交通运输、家庭老师、零售进货需要点门槛,其他比如上门烧菜,上门修理,上门送货,接送小孩,引导看病,只要肯掏钱,价格又合理,什么事都能找人做。

最为红火低门槛职业,就是保姆。从年轻的小姑娘到上了年纪的阿姨,全都可以做,这也造成了市场的供需不平衡,有条件请保姆的毕竟不多。

有的挑,当然要挑年轻麻利普通话标准的。刚开始市场是这样的,但很快就因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扭转了风向。市场开始对上有老下有小、谨小慎微的中年人发出需求。

也不全都怕小保姆勾引男人。

保姆呢总归算外人,没什么隐私意识,也没有职业素养,听到什么新奇事就往外传。

这种没门槛的活,东一榔头西拐棍,这家人不干了还有下家人,好多不为人知的事情就这么流传了出去。

中国人门里门外两张脸,家事私房事是不喜报忧的。

什么出门装阔气佬,在家吃糠咽菜,什么出门装夫妻,回家分房睡,还有结婚一年孩子一岁半......这些事都是要带进棺材的,谁想到请一个保姆,揭开张老脸皮。

所以,吴会萍也能成为抢手货。

青豆素素从宿舍到家,见只有青栀,问人呢?

青栀做作业不用功,袖口倒是蹭得乌黑锃亮。她一边抓头一边交待:“二哥和冯老师去买年货了,晚上要去冯老师娘家吃饭,要是吃的顺利就住那儿。妈去南城了,说要面试。”

青豆:“面试?”

“那家人挑剔,要让妈去做一顿饭,看看好不好吃。”

意思是,晚上就她们三人,青豆可开心了,拉素素住下,商量晚上去虎子录像厅看电影。

素素明知故问:“要拉顾弈一起吗?”

“等会去叫他呀!”青豆点头。

素素撇嘴:“我以为你不乐意呢。”

“别胡说!”

素素煮了滚热乳白的米汤,配上红方腐乳,三个懒姑娘凑活了一顿晚饭。

由于灌了个水饱,谁也没走动道,说好去看电影也没走得出去,躺在电视机前嚼蛐。

青栀的废话太多了。

青豆完全不知道小学可以发生这么多事。什么绊人偷东西摔饭盒约架,她奇怪,这是秩序井然的市一小吗?

素素很懂青栀,跟她一唱一和:弄回去!别怕!她骂你你就骂她啊!凭什么挨骂!现在我们国家重点发展农村!懂吗!告诉她们!城里人没什么了不起的!对!干得对!

“素素姐姐!我好羡慕婷婷!你要是我姐姐就好了!”她跟青豆抱怨,青豆无一例外,让她忍忍。

素素得意:“借你两天!”

青豆:“......”

青栀面对冯老师叫苦不迭,多精致的小脸蛋也给熬黄了。由于逆反,她不叫蓉蓉嫂子,就叫她冯老师,每个字都是重音。

蓉蓉也不管她阴阳怪气,接下称呼,铁面无私催促作业。

基于孕妇激素波动,情绪不稳,加上青栀天生顽劣,实在不是读书的料,蓉蓉上天入地逮人教题,教得实在忍无可忍,哭着跑去打电话给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