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1990之前 ◇(第2/3页)

素素扮乖:“嗯,叔叔。”

等于雨霖上了楼,青豆挽住素素问,于叔叔对你好吗?

素素无所谓,“不知道好不好。反正不骂我。”

“唔……”青豆也不知道说什么。

“婷婷说,我来了之后……他们经常吵架。”素素摆摆手,“算了,继续说小海吧,他约我去录像厅,我准备带他去六子哥那。你算原价啊,不许便宜。”

“啊?哦……”青豆指尖抠着发夹,陷入思考。

-

小南城逢雨量大的盛夏都要发点大水。不至于淹城,但也算狼狈。小点的孩子出行要坐在大脚盆上划船,大点的孩子跟在后头助推。

青栀不大也不小,年纪尴尬,但心性很小孩,非要青豆推。吴会萍说别理她,但青豆要带她去学校考试,为了哄她,只能顺着她,拎了个脚盆下楼,推她“坐船”去考试。

青栀入学小南城市一小要考个插班摸底考试。有老师嫂子就是好,嘴巴一张就要到了名额。青栀不想考试,喊着要回村里上学。青豆哄她,不是说城里好玩吗,考完这次就能呆城里了。

青栀很实际,很鸡贼,指着青豆额头上的红色发夹:“我要这个。”她馋了好几天了,可娘不许她动姐姐的东西。

青豆摸上发夹,想了想:“好。等你考完了给你一个。”

考试时,冯蓉蓉和青豆一起在教室外等。

青豆问:“二哥在厂里好吗?”她又相信二哥可以,又担心二哥不行。

冯蓉蓉害羞地笑笑,“好呀,你要不要去玩?”

入赘这事拉扯了一整个春天,终于在入夏时解决。

现在青松在南城郊区的汽车零配件进出口厂学东西,是冯家安排的。

这算是一种相互的妥协,两家人都拗不过年轻人的主张。

其实最拉锯的是冯家,上上下下都不许冯蓉蓉嫁给一个一无所有的“小黑脸”,甚至下禁足令,当然,这桩事件以蓉蓉绝食进医院为终结。

他们是不懂,爱情遭遇阻碍,只会茁壮成长。

吴会萍懂。有过老大的教训,她凶悍后迅速温和。青松结婚的事,她随他们去。只要青豆青栀能有学上、有地住、有饭吃就好。

青豆知道吴会萍说是这么说,实际很辛苦。放完无所谓的狠话,挑灯纳鞋底,就为了一毛一副的手工钱,给青松攒结婚的钱。

蓉蓉为了表现出照顾两个妹妹的诚意,让青豆读南城寄宿重点高中,又提议将青栀转至城里读书。

青豆想,今天过后,蓉蓉应该是有过后悔的。

分数当场批改,十一个转学生,来自各个地方,每个年级都有,但没有一个孩子考不及格。青栀语文考了三十,诗词填空一个不会,数学考了十分,估计是瞎填填对了。

蓉蓉尴尬地问青豆,“栀子以前在乡下学校成绩好吗?”

青豆也没想到会这样。

教导主任颇为为难,这成绩怎么进来?

青栀真是机灵,看老师表情知道自己没考好,嘴巴一扁,呜呜流泪:“对不起,了,老师,我下次一定努力。”

哪里有什么下次。青豆心碎。

她一边哭一边低头看自己试卷,看到一句自己会背但刚才没想起来的诗句,立刻开始背诗:“老师这个我会!‘十年磨一记(剑),刷(霜)刃未曾四(试)。今意(日)把嗯嗯(示君),谁有不平系(事)?’”

栀子昂起脑袋,捋直舌头,努力背了一堆听不懂的内容。

青豆想哭,正低头擦眼泪,没想到青栀居然打动了老师。

也许是冯老师事先打点过,为难只是一场过场戏,演个其他学生家长看,也许主任真的被小孩真诚的表演感动了,坚信孺子可教。只见那教导主任一副心疼的表情,拉过青栀,帮她擦眼泪,好像是他孙女。

他就是当年写错青豆名字的教导主任,但今朝青豆毕业三年,他居然准确说出了程青豆的生平:“你姐姐,程青豆,当年也是重读了一年二年级,她在我们学校,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市一中。这说明什么?说明勤能补拙,说明这家小孩只要给个机会,就会刻苦用功,给学校增光添彩创造荣誉。”

主任那副被茶渍浸得黄澄澄的牙齿时隐时现,在他越发激昂的讲话声中,青豆心中毫无波澜,却听得热泪盈眶。

她上前用力地握了握主任的手:“谢谢您!周主任!”

蓉蓉表情一变。

主任没有什么反应,热烈回握了青豆的手,上下摇晃,“是我们要感谢你,青豆同学。”

事情很顺利,经商量,青栀重读一年二年级。

走前,蓉蓉右手拉青豆,左手拉青栀,朝主任鞠了一躬:“谢谢您啊,李主任,麻烦以后要照顾我们小丫头了。”

-

这个夏天发生了很多事情。每天报纸新闻的内容塞都塞不下。先是中国美术馆有个很牛的女艺术家对着自己的作品连开两枪,特有个性。为这两个枪子,大家展开热烈讨论。再是中苏关系随戈尔巴乔夫访问,恢复了正常化。青豆想,也许顾弈的奶奶会多一些学生。接着总书记换人,南城市民很高兴,主席以前是上海市市长,以后肯定会对南城也好,重点发展咱们,毕竟也算邻居。还有不能说的事儿,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