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1990之前(第2/4页)

“啊?”青豆沮丧着一张脸。她在说什么?

“还是拉肚子了?”孟庭问。

“不是的。”青豆伤心。

人到死前,其言也真,青豆慢吞吞说了自己流血不止的事。她想,她死后二哥还要住在这里,希望大家可以看在二哥死了妹子的份上,对他好一点。

孟庭笑骂了她一句土包子,上楼去拿了卫生巾给她。

讲用法时,孟庭又嗤笑一声,“也是巧了,这是我第一次买这个。我自己都没用过。”

青豆这才知道,自己来的东西叫月经,传女不传男,以后每个月都会毒性发作,重则生不如死,疼痛不止,轻则没事人一样,一身飘轻。

青豆问孟庭可有解药。

孟庭盯住青豆好半晌,摸摸她的脸蛋,下一句是完全无关青豆问题的话:“豆子,帮阿姨个忙。”

孟庭又上了趟楼,再下来,牵了个漂亮的姐姐。

孟庭对青豆说:“她也来月经了,今天不方便睡我那儿,你们挤一晚好不好?”

月经是秽物,同一天来,会倒霉到一块。她点点头,理解中毒之人需隔离处理。

铺床时,青豆说:“如果姐姐嫌挤,可以睡二哥的床。”有时候六子哥会和二哥挤一张床,青豆看他们支成两条笔直的肠子,睡得很累。

孟庭问,“青松今天不回来吗?”

青豆一五一十:“二哥去老家了,过几天回来。”他说去看看吴会萍和妹妹,顺便把欠大伯三叔家的钱还掉。

孟庭露出狐狸式的笑容,一双水光潋滟的杏眼在月光下美得动人心魄。

她拉过青豆的手,来回揉捏,又点点青豆的酒窝:“那就麻烦豆子了,我们多叨扰几天。”

“不麻烦的!谢谢阿姨给我的卫生巾!”

青豆把卫生巾这三个字喊得和红领巾一样响,惊着了那个姐姐。

她这才抬起眼,发生了她们的第一次对视。姐姐的眼尾高高吊起,狭长凌厉,要不是正梨花带雨,倒是有几分孟庭的狐狸神韵。

青豆喜欢交朋友,但这位新朋友哭得青豆心里发毛。她不敢问问题,也不敢说话,只想着赶紧睡觉。

然而,这晚明显不太平。

一墙之隔的说话声比平日大,孟庭一直发出钝钝的笑,嗲嗲的本地话尾音上扬,乔张作致得异乎平常,后半夜更是拆家动势。

好在青豆“中毒”,早早毒发入梦,清早听林芬芳发作,才知道昨晚有精彩发生。

林芬芳说:“一夜不睡不虚吗?”

孟庭回她:“怎么会虚呢,最多有点涨。”

今儿吹的是东南风,厕所臭得不行,青豆难得起晚,等那波人散了才捂着鼻子去倒痰盂,结果这痰盂焕然一新,连陈渍都一并清理了。

青豆这才想起下铺本来有个人。

那姐姐已经洗漱过了,此刻正站在十几米外的东门桥上,拿着把木梳,梳着及腰长发,欣赏春日刚抽青的垂柳。

青豆在桥下踌躇半晌,开口叫她:“姐姐,我温了两碗糖粥,等会你进屋吃。我......我要去上学了。”今天她校门口值日,加包干区检查,要早点去的。

朝阳悬于河道中央,洒下好晨光。凉风袭来,河水滚着金子般的波粼,像要淹没那双细如麻杆的脚踝。

那姐姐闻言回头,顾盼生辉。

她嘴里衔着发夹,一边取下,一边道:“好,谢谢内。”

青豆看呆了,一天学也上的浑浑噩噩,反复想着那个姐姐。就算口音很重,也不影响她的美貌。

她们同进同出,同吃同住,三日便结下友谊。虽然语言交流和思维频率上,可以说是鸡同鸭讲,但处朋友就靠一个冲动和投缘,没那么多讲究。

-

她叫罗素素,孟庭说是乡下亲戚,实际是她知青时期生的女儿。

孟庭69年插队下乡,为了不去内蒙古、云贵等地,她找了七搭八搭的亲戚,托人求情,以投亲插队的方式去到了个不算偏远的桃坞乡。

插队期间,日子太苦,所有的脏活累活都轮到她这个阶级敌人的女儿头上。

没多久,她与供销社棉麻部的罗天赐好了。没办法,他人好,老默默帮她做活。

她感动下的冲动,也就是以身相许这种事儿了。

他的农民父母看不起知青,但架不住他们爱得热烈——有了,是以,只能草草订婚了事。

罗素素出生后不久,孟庭对着生活没了耐心,厌极农作采桑。

听说医生证明身体不适合劳动可以以病退的方式回家,她日日上门请诊,夜夜拜访那医生,几月后,也就是76年年尾,她拿到证明,毅然决然离开了桃坞乡,回小南城街道工作。

那年罗素素5岁。

孟庭看不出莽汉心细。她一心只想回城里,只当那是一桩不堪回首的露水姻缘事。

她走后,罗家说亲不断,但罗天赐不肯再娶。他四处寻她,茶饭不思,后来摸到小南城找过她,却被她打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