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每个月都有的那么几天(第2/4页)

二者缺一不可。

平日课上是让他们‘领悟’,课下给众学子们布置的功课,就是‘工学’,让他们刻苦练习。

并且,赵戎虽然课上很少讲笔法奥义。

可是,学子们交上来的每一份功课,赵戎都是认真的用朱笔批注。

而且他还根据各个学子情况的不同,在每一份功课的评语中指点迷津,圈出不足,

有时甚至还不厌其烦的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的改进建议。

也算是因材施教。

而这些课下背后的工作,已经挤占赵戎课后的大多数时间了。

这也是为何冲击‘冲脉’,要分阶段数日去完成的缘由之一。

至于他这番通宵达旦‘工作’的效果如何。

赵戎轻轻一叹。

正义堂那儿的效果是挺好的,但是自家率性堂这儿……

并不是说,前一个学堂之中,让他入眼的字,相较后一个学堂多。

而是说正义堂学子们进步的速度,整体比率性堂学子快。

目前来看,率性堂的整体书法是要好些。

其中,赵戎还发现有不少同窗,字写的确实不错。

比如李雪幼。

一手清秀娟雅的书法,让赵戎颇为欣赏。

而且一些批语中的指点,她拿到手后应当是认真看了,每回都在进步。

赵戎只觉得是字如其人,秀雅细腻……

比如鱼怀瑾。

虽然书法匠气太重,但是底子确是极好的,将朱幽容的字学去了不少。

没少苦练,工学这一块倒是没太多问题了。

若是能再添加些灵性,也就是‘领悟’,那便更好了。

不亚于画龙点睛,只是这一点灵犀,又恰恰是最难的。

赵戎觉得,也算是字如其人。

一板一眼的刻执,这很‘鱼怀瑾’……

再比如……范玉树。

赵戎刚认识他那会儿,就发现这位看起来不靠谱的好友,竟然还会一手俊逸不俗的草书。

范玉树的字迹,颇为潇洒飘逸,却又带着些规整。

用笔讲究,但是在法度之内却自由奔放,都有些‘行草’的意味了。

也不知平日里连功课都懒得抄的这货,是怎么练出来的。

难不成,玉树兄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悬梁刺股的奋斗史?

还是个宝藏男孩不成。

至于是不是和写情书一样,为了那位叶姑娘练出来的。

赵戎觉得这个可能性颇低。

因为书法一事,特别是这一手不俗的草书,与规规矩矩的楷书不同,是要日就月将的锻炼的,难以速成

而据他所知,玉树兄和那位叶姑娘,以前的感情似乎是挺好的。

和他与青君以前类似,是青梅竹马的那种。

这二人的渐渐疏远,好像也只是近年来的事了。

这也是他有些惊讶的缘由。

不过,赵戎记得,范玉树曾经喝酒时好像提过的,他家的那个草堂铺子,在望阙洲山上生意做的挺大的,所以说……家风?

赵戎轻轻摇头,想着改日有机会就去问问范玉树。

至于率性堂其他学子的字。

腾鹰兄和堂内另外一个听说学业不错的内向学子,二人的字都写的不错,课后的勤学苦练,想必是缺不了的。

嗯,还有,吴佩良他家书童写的字也挺不错的……

应该是书童了,赵戎觉得。

特别是在他一次次批改完评语,发下去后,直至最近,交上来的字都是越来越好……

这让赵戎都有些想和吴佩良家的书童见一面了……

书桌前,赵戎失笑。

过了一会儿,他继续埋首桌案,侧脸专注的批改正义堂学子们的功课。

所以,赵戎觉得整体上,率性堂学子的字是比正义堂好的。

但是除了刚刚他脑海里闪过的几个人进步快外。

率性堂整体的进步,是没有正义堂快的。

而决定这些的。

是态度。

夜,静悄悄的流淌。

万籁俱寂。

东篱小筑北屋,书桌前的年轻儒生,低头疾笔。

案头纸稿堆积的小山,高度渐渐降低,书山被一份一份的‘搬’到另一处。

灯盏被一只手背沾了墨点的手,持剪,一次次的剪去烛心。

年轻儒生埋头书写,只是偶尔在改完一份字后,会取来某片杏叶。

安静片刻,在上面轻轻写着给某些远方故人的话。

也有时,他会缓缓停下手里的笔,去到窗前。

抬手支窗,轻轻仰头。

静静看着那轮渐渐西斜的明月。

也不知是在想谁。

……

今日似乎与以往有些不同。

往日里静谧无比的清晨,今日都染上了些假日特有的活力。

林麓书院一大早便热闹了起来。

大路上,林荫旁,府门前,人流渐渐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