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天下英雄(五)(第2/3页)

“王珣一生志在收复北土,谁实现王珣的心愿,谁就是它的守护者。”谢灵玉伸手揭开沉重的匣盖,尘封已久的耀目光华粲然流转,“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就让它重见天日,为新朝开启第一轮国运吧。”

传国玉玺。

它就静静地陈放在那只匣盒中,恍若二十年前的初见。

谢珩道:“这是王珣留在世上的唯一一样东西,长姊舍得?”

谢灵玉的耳垂下坠着两只浑圆的珍珠,光泽并不如她从前佩戴的那些明亮,像是旧物,她抬手将鬓角碎发压入耳后,两颗珍珠也随着她的动作而轻轻摇晃,“有什么舍不舍得的,人生短暂,很快就能见到了。”

谢灵玉的脸上涂抹着淡淡脂粉,遮去眼角细碎的皱纹,也掩盖掉原本的气色,谢珩鲜少关注女子的妆容,但这一刻,也不知是不是脂粉的魔力,十六岁的谢灵玉忽然重新出现在他眼前。

自她的腰间垂下来一枚精致小巧的白麟玉印,表面隐约残留着旧日的修补痕迹,系一串雪色流苏,与那她耳边的白色珍珠相映成辉。

她见谢珩一直看自己,重新伸手覆上他的手背,“父亲聪明了一世,也糊涂了一世,他怨不着你,无需愧疚。人死万事皆灭,如今他不再是南梁名相,也不再是你的对手,他只是我们的父亲,一个父亲,是允许被爱着,也允许被恨着的,他一直都在璟山,回去后可以去看看他。”

谢珩道:“自然。”

就在谢珩与谢灵玉交谈时,谢照的死讯也传到另外几人耳中。

皇宫中,季少龄身穿整齐官服,正跟李稚商议兵屯之事,战争结束,百万大军需要重新安置,侍者来报谢照逝世时,两人正讨论分田法,李稚闻声放下手中文书,陷入短暂的沉思。

说句实话,李稚在听到这则消息的第一反应是,谢照竟然现在才死?谢照病危是人尽皆知的事,自当初谢珩弑君后,盛京再没了他的消息,谢珩也从未提起他,后来又逢战乱连连,李稚一直也没顾得上南方,他总以为谢照早已去世。

李稚毫不在意谢照的死活,这人活着一日,便在无望中多苟延残喘一日,而他若是真的死了,更是无足轻重,但此刻李稚的脑海中却不可避免地想到一个人。

谢珩骨子里是重情的人,他若听了这则消息心中必然不好过。

过了会儿,李稚注意到大殿中的寂静,忽然感到不对劲,他这时才注意到季少龄的神情,令他意外的是,季少龄在听闻谢照死讯后,并未表现出大快人心,反而默然良久。

他唤道:“老太傅?”

季少龄回过神来,拱手道:“臣失礼了,殿下见谅。”

李稚道:“谢照死了,京梁时代也宣告结束。他到死仍在怨恨谢珩,却不知保住士族荣誉的正是谢珩。”

季少龄道:“谢行检为人极傲却不自知,汉室末年,天下大乱,建章谢氏横空出世,扶大厦之将倾,匡立梁国于江南,谢政、谢赦、谢敷皆为千古名臣,谢行检一直以出身为荣,将家族利益视作至高无上,谢家在他手中彻底发扬光大,却也因他而几乎毁于一旦。”

季少龄回忆当年,“他坚信士族是挽救世道的唯一力量,只有集一国之力供养士族高门,才能培育出最优秀的政客,继而才能治理好国家。为了维护士族核心利益,他垄断书籍、废除科举、封禁私塾,民间除却农、医之书,其余尽数毁之,自称书中有屠龙之术,寻常人读而误之,究其本质,仍是一种自负甚高的傲慢。”

李稚道:“老太傅听上去对谢照的为人颇为了解。”

季少龄道:“是,毕竟也打了这么些年的交道。年轻的谢行检是我这一生见过最傲的人,景帝朝年轻官员流行骑马入皇城,滔滔洪流中,惟有他一人步行,从容不迫地拾级而上,看似彬彬有礼,实则目空一切。他只同自己认可之人打交道,天下就是他的一盘棋,除了寥寥几个对手就只有棋子,城府之深,谋划之幽,令人不敢窥视。”

季少龄感慨道:“他绝不会听取任何人的意见,毕其一生只做自己认定的事,死而无悔,所以他绝无可能原谅他的儿子,哪怕在最后一刻,他的恨意也依旧刻毒。”

李稚道:“死不悔改?”

季少龄道:“他是谢行检,他绝不会改。历史的风,将吹去陌上的尘,他的意思是,我们走通了一条路,但不代表他走的那条便是错的,路有千万条,他那一条未必到不了贺兰山。”

李稚终于道:“这个人死的太晚了。”

季少龄点头,神情却并非是单纯痛快,李稚察觉到他眼神中的隐幽,“老太傅不恨他吗?”

季少龄笑道:“殿下心思细,二十年的牢狱之灾,说不恨岂非是我假装圣人,恨有过,且刻骨铭心,所以才在骤然听闻他已经离世时忽感茫然,人死万事皆休,怨也茫茫,恨也茫茫,到了我这把年纪,什么都看淡了,回首想想,我只觉得他甚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