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玉泉之战(三)(第2/3页)

霍玄看向伫立在无边黑夜中的两座山,果然一模一样,仿佛互为镜中倒影,“还有这样的事。”

安铎笑着叹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就连河水也会骗人,这下毒之法恐怕不可行。”他望向若有所思的霍玄,正色道:“霍将军,我知你身负血海深仇,内心日夜不能安宁,我与将军想的一样,血债血偿,天经地义,哪管别人怎么看?汉人不是那样说吗,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负我,待将来一朝得势,史书列传又算得上什么?今日将军可以得到我的承诺,不管十年亦或是二十年,周国入主盛京之日,将军必为九王之一。”

霍玄眼神微动,背景中传来汉人城防军修筑长城的声音,铁器重重锤在石块上,整一片玉泉山脉都在共振回响,他道:“王爷的恩义,霍某无以为报,指长城为表,流水为证,臣愿为周国肝脑涂地。”

安铎的眼中满是欣赏,商量道:“好了,说说城防工事进展如何吧?”

*

氐人修筑城防、探查敌营、调动兵马,一系列动作不断,南国军营却是风平浪静,李稚一连几日按兵不动,帐下的将士们渐渐焦急起来,尤其是时刻关注战机的司马崇,他几次向李稚进言,但得到的回复都是再等等。

司马崇也不知自己是第几次从李稚的军帐中出来,他拧着眉头半天,忽然喊住萧皓,“殿下究竟在等什么?是人?还是时机?”

萧皓擦着自己的佩剑,归剑入鞘,朝司马崇摇头。

司马崇不信,“你是殿下心腹,岂会不知?”

“殿下说等着,那就等着。”不远处孙荃迎面走来,对方朝萧皓招招手,他于是站起身。

司马崇问道:“你们做什么去?”

“喝酒。”萧皓回头看司马崇,停了一停,“你也一起?”

司马崇深感荒谬,“什么时候了,还喝什么酒?”

萧皓道:“既然不打,待着也是待着。”他本就随口一问,司马崇不答应在他意料之中,他跟孙荃走了,抱着坛酒的孙荃回头看向司马崇,热情地笑道:“司马将军,犯不上如此严肃,行军布阵、运筹帷幄那是殿下他们要操心的事,咱们就只管听令好了,你也别总黑着张脸,今朝有酒今朝醉,战场上明天能不能再见还不知道呢?一起来喝吧!”

司马崇自然不可能跟他们混在一起,对方也不强求,眼见一群人勾肩搭背逐渐走远,司马崇不得不觉得,雍州武将跟其他人比起来,确实别有一种稀里糊涂、没心没肺的气质在身上。

主帐中,李稚正在与谢珩下棋,越是千钧一发的时刻,越要动心忍性,谢珩主动翻出棋盘,要与李稚下两局,这一下就是大半个晚上,他看着潜心思索的李稚,忽然,一阵歌声吸引了两人的注意。

一大群喝醉了的雍州武将正围着篝火唱歌,赵慎擅音律,在他的熏陶下,雍州这么一个全民尚武的地界,将领们却有着极高的音乐修养,吹拉弹唱都会一些,此时他们敲着空酒坛,高唱着描绘当年汉皇远征的《六操》。

“千重关,万重山,一去一万里,万里不须停。”

“奉武王命,封烛龙之于东海;奉文王令,放苍鹰之归酒泉。威加海内兮,魂归故乡!”

潇洒的歌声在营帐上空飘荡,隐约却透出一股哀意。

李稚道:“安铎调十万汉人来守城,倒是我没想到的,听闻当初梁朝建立后,仍有三千万汉人滞留北地,到如今这片土地上至少还生活着上百万汉人,这些年南方从未收到过他们的消息,没想到今日会以如此方式再见。”

谢珩道:“念念不忘的人,终究会重逢的。”

李稚点了头,良久,他低声道:“你说他会成功吗?”

谢珩刚好落下一子,几不可闻的叩击声,灯花应声而落,“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只看他会不会审时度势,聪明人不一定忠诚可靠,但绝不会豁出性命做没把握的事。”

李稚听完卷起袖子,继续下棋,他抬起眼,“对了,盛京那边有新消息吗?按路程来算,不该这么久,会不会出事?”

谢珩想了会儿,两人正说着话,帐外有士兵求见,歌声顺势而停,李稚扭头望去,忽然反应过来,眼睛猛的一亮,“到了。”

山下营帐外,车轮不断碾过,手持横戟的重甲卫兵分列而立,成批的货物被有序地送入后方大营。裴鹤一身玄甲正装,背后挂着一张轻弓,看起来风尘仆仆,他正仔细核对一张清单,在望见迎面而来的人时,他低下身朝着李稚行了一记标准的君臣礼,“见过殿下,大人。”

自当初盛京一别,李稚与他也称得上是数年未见,这个做事一丝不苟的谢府侍卫,连语调都是一成不变,他请罪道:“我奉命护送货物来玉泉,行至青州途中遭遇暴雨封山,耽误半个月,还请殿下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