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2/3页)

自那天太子走后,柳茯苓晕过去至今,已经昏睡了两天两夜。

冬青消失了,失去了踪影,楼里传言,他好像是夜晚去井边打水,不慎跌入井中,冻死了。

但是明月楼的人都知道,为了给客人用水,楼中寻常是备充足的了水的。

他为何要特意出去打水,又为何会跌入那么小的井口,一切都十分的蹊跷。

可蹊跷又如何?

没有人会深究。这样的太监小厮,明月楼每年都会不见好几个,即便深究,又有什么用?大抵只会得罪一些达官显贵罢了。

教坊司如今又要准备万寿节的庆典,明月楼的人手这几日被调遣去了不少,正是缺人的时候,根本没有人顾得上柳茯苓,桂枝这两日身体恢复了些,便硬撑着照顾姐姐。

好在九王爷算是说到做到,那日回去之后,便差人送来了不少名贵药材,其中还有一盒高丽进贡的参,正好派上了用场。

柳茯苓含着参片,又过了半日,总算是悠悠醒转。

她一醒来便看到面前的桂枝,皱了皱眉,刚想开口,便听桂枝颤声说,“姐姐,你脖子上的伤痕……”

“……”柳茯苓连动手指的气力都没有,扯着嘴朝桂枝笑了笑,声音沙哑道说不出话来,那表情却仿佛在让她安心。

“姐姐,我听人说,你与那位太子……”桂枝的声音里带着些迟疑,“是他做的吗?可我听闻,他温和知礼,而且身体不大好……“

柳茯苓无力的闭上眼,摇了摇头,她含含糊糊道,“水……”

桂枝立刻拿了水来,她喝了一口,发现那水已经放得冰凉,一路从喉间滚下去,整个人一个激灵清醒了过来。

柳茯苓将参片咽下,艰难道,“你,回去休息……我已经不妨事。”

“可是……”桂枝眼眶又红了,“不要再瞒着我了……姐姐一向人缘好,昏睡的时候,楼里好多姑娘来看姐姐,她们都说你好福气,如今跟了太子,日后说不定有机会得刑部特赦,出楼去做太子的侧妃去,可如今,你脖子上的伤……到底是怎么回事?”

柳茯苓几乎要听笑了,这是哪个替她做的春秋大梦,听起来还挺美的。

可她没力气笑,还差点被自己呛着。

她声音沙哑说,“假的,别信。”

柳茯苓看了一眼窗外的树影,声音细如蚊蝇,却字字清晰,“我没有跟太子,以后也不会跟他。”

……

何掌事这几日都没安排柳茯苓出去弹琴,她在房中养了几日,身子终于好了许多,可以四处走动了。

只是她时常看着外头的树影发呆,无事便开窗瞧瞧,有一次刚好被何掌事撞见,何掌事气得脸都红了。

“你脑门儿里装的什么,这么冷的天,开窗吹风你是要作死啊!”

柳茯苓缩着脑袋不敢出声。

可无人的的时候,她仍旧会打开窗户,对着外头轻声问,“外头的壮士,小冬青葬在哪里了?能告诉我吗?快要到年关了,我想给他捎点东西……”

外头没有回音,凉风吹红了她的鼻尖,她吸了吸鼻子,似乎觉得自己这样很蠢,摇了摇头,关窗回房。

她没有发现,在她关窗之后,外头有一个人影动了动。

连绵不绝下了许多时日的雪终于停了,天晴之后,雪化冰消,天色湛蓝,却更冷了些,冻得楼里的姑娘们都完全不想穿单薄的衣衫,小太监们更是把自己裹得厚厚的,像个球儿似的四处走动。

这几日,明月楼中处处都在传,说是宫里要来人,专程为皇上万寿节的宫宴挑选礼乐演奏之人。

何掌事严阵以待,时时刻刻紧绷着神经,脾气也愈发暴躁起来。

终于有一日,明月楼提前洒扫门庭,地面连夜被擦拭得干干净净,镜面反光,几乎能照出人影儿,第二日清晨,还是辰时,一反常态的,楼里的姑娘小厮太监们便已经站得稳稳妥妥,精气神儿十足的在明月楼的大堂中迎接上头派来的大人物。

就连病恹恹的桂枝都被拖了出来,悄悄靠着柳茯苓的胳膊站着。

看这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皇上要亲自驾临明月楼挑选乐籍。

很快,外头便到了数十辆马车,马车的车辙声阵阵,架势气派至极,众人纷纷心中一震,在那人走下马车的瞬间,齐齐跪下。

“恭迎七皇子!”

“大家快快请起,我虽奉皇命而来,也不必有如此大的阵势。”那少年声中带笑,瞬间便如清辉撒遍周围,舒朗精神,却天生带着一股上位者的优越气息,有礼又疏离。

柳茯苓跟着众人起身,抬头看那七皇子的模样。

人中龙凤,四个字足矣。

一切在他身上都仿佛是恰到好处,浓眉星目,相貌堂堂,一看便是养尊处优的贵公子。

少年身后跟着一位大腹便便的男子,那男子身后,又跟了不少高矮胖瘦的男人们,他们虽然没有穿官服,但柳茯苓还是认出了几个经常来明月楼消遣的官员,大多是礼部的,最前面的那个大腹便便的,似乎是礼部的尚书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