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4页)

“嗤——”周憬琛亲嗤一声,下面的人头皮就是一紧。

有些觉得自己画的不错的也胆战心惊地看着周憬琛。周憬琛一一将构造图看完,只有一张勉强看着有点像样。周憬琛拿着那张看了半天,问了一句:“这个是谁画的?”

五个人一言不发,默了默,一个身材有些矮小的中年人站了出来:“是我。”

“你姓甚名谁?”

那人的心脏咚咚地跳着,约莫猜到是被看中了有些藏不住喜色:“小人姓赵,名炜清。原在工部任职。”

赵炜清,工部。原来跟先前那人一样,是四年前岭南洪灾赈灾款贪污案被牵连流放的。看来看去,也就只有这个比较靠谱。剩下的四个,画的构造图都牛头不对马嘴。周憬琛倒也没有将这些人处死的意思,只是让赵炜清留下来,剩下的人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七个人最后留了一个,周憬琛让人给赵炜清寻了个地儿洗漱了一番,直接带着人去了外城。

赵炜清在工部任职许久,对建造上面确实懂不少。他一到城墙附近,先去看了瞭望塔。瞭望塔是木质结构,当初周憬琛建造的时候特意选择了木质坚硬的桦树。但是估计是塔建造得有些高又或者地基部分有哪方面的欠缺,以至于这个瞭望塔没能坚持太长时日。

“……这个塔要修缮得换一种嵌合方式,这个需要经验丰富的老木匠。”赵炜清看了一遍后,思索了片刻得出这个结论,“若是能寻到老木匠,小人能将图画出来,让木匠照着做便可。”

周憬琛也猜到估计是嵌合方式不够坚固,这几座瞭望塔才这么轻易被积雪压塌。不过西北这边的老木匠不多,这边并非是草木丰盛的中原。大部分百姓日常用木头的器具少,房子也不常见木质。换言之,这边木工其实不常见。手艺自然比不上中原地区一些木匠传家的老手艺人。但只要赵炜清能把图画出来,让木匠跟着图做,也应当是能做得出的。

早有预料,虽说有些麻烦,但周憬琛也没有否决。

让人将赵炜清带回去安置,他则吩咐下去,让人寻手艺好的木匠。原以为很快能解决的事情,这么一耽搁就耽搁了十来日。叶嘉在家中待着实在无趣,账本也看完了,饭菜也不用她亲手做。想着李北镇如今也不打仗,若是修缮城墙这些事情,指不定她能帮得上忙。

说实在的,上回周憬琛在建造城寨的时候,叶嘉就想过向周憬琛坦白自己会建造。但看他似乎了解相关知识,城寨这边的事务也安排有条不紊,便没有特意去张这个口。

“娘,你说相公在城寨那边是不是遇上什么麻烦了?”叶嘉实在闲得慌,“这一去好些日子没回。”

余氏看着窗外又下起来的大雪,意外地瞥了一眼叶嘉。

不是她大惊小怪,实在是小两口成婚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从叶嘉的口中听到她念叨周憬琛。眨了眨眼睛,余氏也没有特意把这桩事点出来。只是又扭头看向了窗外,道:“北边也没打仗,估计只是风雪太大耽搁了路程,他那边暂时回不来吧?”

叶嘉一看外面觉得也是。这么大的雪,马车估计十分不好走:“今年是格外的冷,不晓得贫苦些的百姓能不能熬得过去……”

她永远记得自己当初才穿过来时周家四处冒风的环境,当时她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哪怕被子盖在身上,手脚也没有一处是热的。那时候还不是最冷的时候,如今这么冷估计很熬人。叶嘉琢磨着这个天家中若是有炕还能撑一撑,烧点柴火至少能撑过去。

几个人坐在余氏的屋子,叶四妹跟叶五妹一人牵着一个小不点从回廊那边结伴过来。阿玖难得回来,但是闲不住,又带了一帮兄弟去山里打猎。西施铺子关了,叶四妹没事就跟余氏学妆容和衣裳。

叶五妹成日里捣鼓她的吃食,时常要琢磨一些新鲜的花样出来。她这个做法若是以往肯定是不行,如今周家有那个条件,地窖里的吃食也多的去。有的是材料给她折腾。叶五妹这一个冬日还没过去一半,就已经琢磨了好些新鲜的吃食出来。此时过来,手里又端了一盘香酥小麻花。

“尝尝,姐,大娘。”叶五妹一身藕荷色的袄子,面上点了轻薄的妆,瞧着又娇俏又亮眼,“这个香酥小麻花里头我搁了些羊奶揉面,味道是不是香甜许多?”

叶嘉如今不敢多吃,怕孩子长太大将来生产遭罪。克制地尝了一小口,眼睛噌地一下亮起来:“不错啊,是放了蛋么?甜度也刚刚好。”

余氏也尝了一块,顿时也有些惊艳:“这个比镇子上点心铺子里卖的小零嘴儿还好。”

叶五妹乐得眯了眼睛。她离开轮台的时候,师父给了她一些家底子。叶五妹打算等时机成熟就在镇子上开个店铺。她原先是想在轮台开铺子的,但是如今轮台那边叶家爹娘在,她也不敢回去。就想着干脆在东乡镇,干脆还住姐姐家中。到时候在西施铺子附近开一个铺子,也好互相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