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2/3页)

萧灼华思量片刻,道:“律令的修改,我要参与。我根据手里可动用的钱粮,将军费、维持朝廷运转的支出扣除出后,视盈余情况,拨款给工部。若你想建的工程太多,钱不够,自己想办法,我这没有。”

这就相当于上了一道保险阀,不怕步子迈太大闪到,沐瑾欣然同意:“成。”

萧灼华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沐瑾,心道:“竟然是能听劝可以有商有量的。”他不乱动,她的心头也稳了。

她并不担心缺钱粮,现在吃力是因为目前所占的地盘,撑不起这么大的朝堂架构,等到沐瑾把西边十三郡之地全打下来,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沐瑾兵强马壮,带兵打仗的本事更是不在话下,她担心什么都不用担心他打不赢仗。

萧灼华又转念一想,今日之事只是他不熟悉朝堂情形方才显得有些冒失,若是稍微熟悉几日,必不会如此。可从他不熟悉朝堂的情况来看,他对她是真的信任,也是真的不设防备,竟然连眼线都没派,不然断不至于此。

一时间,萧灼华的心头感慨万千,不知道是不是该说他傻或者是憨。若是生在皇家,如他这般,等于把性命交到别人手中。可从种种迹象看,他是真心打算将这些交付给她的。

难得堂会散得这么早,萧灼华趁着折子没有送到,到皇后院子陪母亲和小侄女。

皇后久居深宫,安排眼线几乎成为本能,虽说不至于把眼线安插在沐瑾和萧灼华身边,盯着府里的各处的眼线却是必不可少,就怕混点细作或别有心思的人进来,害了沐瑾和萧灼华。

那俩,一个大大咧咧的,一个成天忙于政务,是真不叫人放心。

皇后见到萧灼华便问:“将军第一次坐堂议政,为何早早地散了?”刚过完年,又是如今多事之秋,忙到傍晚,她都不意外。这连正常议事的一半时间都不到,容不得她不去想是不是萧灼华坐堂坐久了,挤得沐瑾没了位置,闹到不欢而散。

萧灼华虽然对着沐瑾一通发作,却不愿旁人说他不是,于是说道:“他今日翻开刑部拟制的律令,开篇便是父子纲常,气着了。”

皇后顿时无语了,道:“刑部是昏头了吗?在他跟前提父子纲常,还写到律令中?这正忙着筹备称帝的事,给他添这堵作甚?”

萧灼华抱起小侄女拿起小玩具逗着她玩,说:“所以,他一怒之下给刑部上下放了假,散了堂。”

皇后心说:“把刑部拿下就是,散堂做什么?”不过想着沐瑾年轻气盛,又是个急脾气,也就不好说什么,对萧灼华说:“他既然叫刑部气着了,你来我这里做甚?你是跟他过日子,又不是跟我过。你成天把人晾着,像什么话?”

萧灼华诧异地问自家母后:“我晾着他?”

皇后给了萧灼华一个你自个儿琢磨吧的眼神,把小孙女抱过手,道:“淡淡,走,祖母带你去骑马马。”孩子太小,骑不了马,但抱在马背上坐着溜达会儿却是无防的。

她在府里的日子清闲,且不用担心有侍妾通房不省心的谋害孩子,后院养的好马又多,是她近来常去的一个消遣去处。

老贾负责训练侍卫,从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都有,训练合格的才会派到沐瑾和萧灼华身边。沐瑾说,让她看着挑,给她和秦淡都派些。她的侍卫已经挑好,安排上了,秦淡的侍卫得从小孩子里挑,还得慢慢看。侍卫营就在后院,她带着孙女骑完马,经常顺便过去看一看。

周温跟在沐瑾身边多年,极少见到沐瑾发脾气,对他的性情喜怒、行事做派比起旁人更加清楚。

外头总传沐瑾要把天下豪族铲尽杀绝除之而后快,他们这些跟在大将军身边的却最是明白,大将军只是想把军权和土地抓在手里,用商贸来置换。

他们这些跟着大将军的,哪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占下地方,有了买卖,大将军总是第一个想着他们,主动出主意,让他们赶紧张罗着把买卖做起来,说是跟着他辛苦一场,总得有好处赚才是。

今日大将军第一次坐朝议事,却是闹成这般,周温心头都觉堵得慌,有点替他委屈。他出了正堂,刚到院子里,便把刑部尚书叫住,说道:“将军都改随了母姓,沐老夫人差点提剑宰了老成国公,你们刑部在他跟前提父子纲常、夫妻纲常,这是往将军的伤口上洒盐,还是故意同将军作对欲与他为难。这边郡几地的天下都姓了沐,讲那父子纲常,是否要把老成国公请回来,让老成国公扶持赖瑛的外室子登堂入室?高官厚禄、赚钱的买卖,诸位都得了,别一边拿着好处,一边骂人亲娘老子。”

周温是礼部尚书,掌着礼法。他都出来替沐瑾叫屈,叫刑部尚书的脸色很挂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