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抱着终于签上了桢姬老师名字的加印合同, 河间编辑先拍照传给出版社,让他们可以把印刷厂里的第二批加印《神使》送去各大书店了:等签完合同再去加印那肯定来不及了,所以在来之前, 印刷厂里已经开始加印第二批三十万册,只是在合同上有桢姬老师签字之前, 哪怕全部印完了,那些书也不能拿出印刷厂一步。

做完这些,河间编辑才长舒了一口气:“应该赶得及在书店售罄之前把新的书发过去……说起来昨天的销售速度又创了新高啊, 尤其是下午和晚上, 简直可怕,好几家书店都不得不打出了售罄标志……”

他回忆起编辑部里收集了各家书店回报的销售数据,有些困惑地说道:“前几日的销售量已经持平了, 怎么忽然又拉高了呢?”

圆川书店近期没有投入新的宣传渠道啊!

签完字的小八正在吃她点的蛋包饭,闻言想起了自己早上被同班同学围着的事:“……大概是因为开学了吧。”

“哎?”

河间编辑一脸懵逼,这让小八也跟着懵了:“河间编辑不是资深的轻小说编辑吗?”

“是资深,但这个‘资深’也仅限于在圆川书店内……我大学毕业之后就入职了圆川书店, 大概两三年前, 圆川书店看到了轻小说市场的前景, 决定先期试水, 所以把我调成了轻小说方面的编辑。”河间编辑苦笑地拿手帕擦了擦自己的脑门,“可是, 怎么说呢……圆川书店的重点依然还在严肃文学上, 当时虽然看出了轻小说的前景,也没有投入太多,加上新人作家准备投稿轻小说的时候基本不会考虑在这方面几乎没有过宣传的圆川书店……”

所以这些年, 河间编辑虽然也负责了几本轻小说, 资历足够, 但那几本反响平平,属于饿不死但也扶不起来,所以他对《神使》在昨天突然又骤然拉高的销售量毫无头绪也是正常。

“是这样啊!”明白过来的小八点点头,“昨天销量突然拔高,多半是因为昨天全日本都开学了。轻小说本来的销售目标就是初高中学生,之前看了《神使》的读者开学遇到同班同学和朋友,把自己喜欢的小说安利给对方不是一件非常理所当然的事么?”就跟种花家网文一到周末流量大增,寒暑假则是“黄金流量”一样,都是平时拿不到手机的学生回家导致的。

河间编辑拿手帕擦脑门的手一顿:“桢姬老师的意思是……”

“如果前期销量如这个表所显示没什么水分(河间编辑:绝对没有水分!桢姬老师你太小看自己了!)的话,”小八拿起平板,上面是刚才河间编辑给她展示的《神使》销售量曲线图,细白纤弱的手指在截止昨天的销售点上往后,划出一道起初上扬之后持平的曲线,“大概至少一周内都是持平的吧。”

河间编辑:“……”不,如果真的像桢姬老师说的,是开学日的缘故的话,以《神使》的前期走线来看,未来一周内根本不可能是持平!

是持续上扬才对!

忽然感觉总监大魄力定下的三十万册根本撑不到桢姬老师下次有空签加印合同!

他回去之后得赶紧告诉总监这件事!

“对了,既然今天桢姬老师有空,我们想谈一下关于《神使》剩下的内容的……”河间编辑想起了自己来的第二个目的。

“啊,我也正想问你们这个问题呢,”小八抽着嘴角,“为什么要把一本十二万字的书分成上下两册啊!?正常来说这不是一册的内容吗!”

——她那会儿太放心谕吉老师找的专业律师,而律师先生着重的是合同里有没有什么漏洞之类的,对于轻小说常规一册书籍字数要求没有太多了解,认为一本十二万字的书分上下册加插画是正常操作,还能提高售价从而给作者带来更高收益,于是也没注意到这点异常,所以在律师说没问题后,小八也没仔细看那长达数页的合同,直接签了字。

鬼知道他们居然把她那才十二万字的书分成了上下两册!

“这个也是我今天代表圆川书店想和桢姬老师商讨的内容。”河间编辑正襟危坐,然后用一种非常非常小心翼翼的语气问,“那个……桢姬老师,有没有考虑过改一下《神使》的结局?我们这次之所以只先发行了上册,就是编辑部内部认为《神使》下册的结局……也不是说不好,就是……能不能稍微改一下?”

小八:“没有,办不到,不可能!”

河间编辑:“……”拒绝得相当干脆利落啊。

“我知道这个要求很强人所难,桢姬老师对自己作品的‘完整度’的看重也是作为作家对自己心血的负责,但是轻小说不都是轻松阅读的小说吗!《神使》的结局实在太……太……”河间编辑张了张口,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怎么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