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3/4页)

说到这里,姜鸾坦然点了点文镜,

“四周无人,我这番话只对你文镜一个人说。你非要传到你家督帅耳朵里,我也没法子拦。话是真心话,但不好听,你家督帅听了或许会多心。”

文镜默默地跟随走出几步,回答,“末将不会传出一个字。”

“那就好。”姜鸾当先便走。

她在景宜宫里耽搁的时间不少,回东宫的道路走到一半,夜色渐渐地浓了。

一个人影从宫墙边的黑暗中走出,声音低而嘶哑,似乎刻意变换了嗓音,听不出来人是内侍还是护卫。

“皇太女殿下留步。”

随行的东宫亲卫闪电般把姜鸾团团护住了。文镜厉声喝道,“什么人!”

那人站在原地,并没有什么多余的动作。

“殿下请勿多心。小人受人所托,想和殿下谈一件大事。”

他顿了顿,继续道,“各取所需,于殿下自身有益的大事。劳烦殿下清退左右耳目。”

姜鸾不远不近地站着,才不理会。

“你一个来历不明的人,怎么潜入宫禁的都不知,我不可能叫护卫全退下,单独和你相处。你要说什么,就站在那儿开口说。我听着。”

“小人今日和殿下商谈之事,绝不能入第三人的耳目。”那人坚持道。

姜鸾想了想,叫文镜留下,其他亲卫退出二十步外。

“留下的是我身边亲信,比起藏头露尾的阁下当然更能信得过。你不敢当着第三个人的耳目说话,咱们就此告别。你敢搏一搏,就挑你能说的说一点试试看。”

暗处那人迟疑不决。

姜鸾细微扬起了唇角,“有人曾和本宫说过。天下哪有绝对的安稳事。你敢赌命潜进皇宫,站在本宫面前,却连搏一搏的勇气都没有?”

对面被她激了两句,果然沉声道,“好!小人就搏一搏。”

随即吐露出今日潜进宫的请求。

“小人请皇太女助力,从卢氏嫡系血脉的年轻儿郎中,保下一人。不出京,不流放,不受宫刑。日后绵延子嗣,保范阳卢氏血脉不断绝。”

“卢家的事。”姜鸾一听便笑了,“顶在京城的浪头尖上,万人在下面瞧着,不太好办。”她原地踱了两步,“条件呐?”

对面应声道:“卢氏有秘密藏金的地窖。地窖中藏有黄金一千两百余斤,全数奉给殿下。”

听到对方报出的数目的时候,文镜惊得呼吸都停了片刻。

姜鸾赞了句,“好大的手笔。看来是极诚心的了。”

对面的喉咙里发出几声沙哑的笑声,以为交易谈成了,正要说话,姜鸾抬手打断了他,慢悠悠说出下半截,

“——但你们的诚心,也得要看本宫想不想要。至少在目前,本宫的当务之急,不是缺你们的一窖子金。想要交易,得展露出你们更大的诚意来。”

对面沉思着,沙哑地问道,“敢问皇太女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本宫要人。”

姜鸾抬起一根纤长的手指,“中书舍人谢澜。想个法子,把他调进东宫来。你们能不能做?”

暗处的黑影思忖须臾,应下,“此事不好办,但也不是不能办。做成之后——”

“先把人调进东宫,让本宫看看你们的诚意。做成之后,再把你们的一窖子金送过来。”

姜鸾在浓重的夜幕中应下,“本宫可以替你们保下卢氏嫡系血脉一人。但人选需得由我来挑。”

——

第二日的东宫依旧静悄悄。

领头上奏本的工部应侍郎被停职待查,之前在东宫四处转悠,嚷嚷着要转龙为凤的那帮子工部郎中消停了。

另一方面,崔翰林彻底撂了挑子,不肯再来含章殿教授。

姜鸾早上起来,发现自己今天居然无事可做,用完早膳,拉着淳于闲出了东宫,直奔后宫的临风殿。

临风殿正殿前的宽敞庭院里种了一棵百年老梨树,枝繁叶茂,每年秋季都会结下许多的梨子。

她过去住在临风殿的那几年,每到秋季的一大乐趣,就是唤人上树打甜梨。

树上的梨子落下如雨,树下升起小火炉,当场做起蒸梨,滋味甘甜,满口余香。

枝叶繁茂的粗壮大梨树下,姜鸾兴致勃勃地绕着树干转了两圈,又把大竹筐塞给淳于闲,吩咐下去,

“我要最高处那枝结的最大的甜梨。”

淳于闲愕然抱着竹筐,“殿下,臣属不会爬树……”

姜鸾仰头盯着树上,理所当然道,“淳于不会,这儿有人会。”

文镜露出哑然的神色,从她身后走出几步,卸了身上长刀,不等吩咐就几下蹭蹭上了树。

片刻后,临风殿庭院高处,粗壮的树干剧烈地抖动起来,秋季新结的甜梨纷落如雨。

只是这梨子雨有点沉,淳于闲举着大竹筐东奔西走,好容易积攒了半筐,吃力地喘气,“臣属累得慌……歇会,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