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6页)

和亲王得了这个差事倒是挺高兴的,毕竟只需要偶尔查看一下各个港口送来的玩意儿,有趣的可以呈上给乾隆看看,无趣的就按照平日规矩来进。

可以说是事少,还有趣,最符合和亲王的要求了。

然后和亲王就发现,一个姓伍的广州商人财大气粗,从各地采购大量的茶叶、蔬菜、陶瓷、丝绸、银器等中国特产。

他给钱爽快,从不拖欠欠款,只价钱中等,不算高却也不算低,散户都很喜欢卖给这位伍老爷。

和亲王看看这数目十分惊人,还是都卖给贝兰这个国家,就有些疑惑。

他叫来管事问过,确实没什么问题,两边签署了契约,海关司这里也有一份备用的。

和亲王亲自看过,确实没不妥的地方,因为长期通商买卖的缘故,价钱就不太好,算得上是薄利多销了。

但是他总感觉哪里不对,犹豫再三,还是把此事告诉了乾隆。

乾隆跟和亲王差不多,察觉出有些不妥,却一时抓不住诀窍。

几个军机处的重臣看过后,也是没看出什么来。

乾隆皱着眉头来景仁宫,沐瑶一看就知道他心情不怎么美,让人泡上一壶大红袍,就挥挥手示意宫人退下。

“皇上这眉头都快皱成一团了,是什么事居然让皇上如此难办了?”

乾隆低头喝了半杯大红袍,就把契约的事说了:“这契约写得规规矩矩的,朕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却又说不上来,可能是朕多心了。毕竟这商人还是规规矩矩交税,一点没有少不说,每次还是主动来交的,算得上是极好的商人了。”

广东商行那边对这位伍老爷十分推崇,那边的官员上折子,也是希望乾隆能够表扬一番,竖起榜样来,让其他商人也能学习起来的。

沐瑶想着,这不就是树立一个模范商人,让其他人也能以伍老爷为榜样,好好做买卖,然后主动交税吗?

至于乾隆说契约里的不对劲,沐瑶琢磨了一下,这贝兰国就是中间商啊,中间商要掌握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售卖权,那么价格自然也是贝兰国来定。

要定多少,那就不好说了,毕竟只此一家,算是垄断了。

而这位伍老爷给的是批发价,但真是这样吗?

给中间商送去大批商品,自己只拿个批发价,作为商人这就太亏了。

商人逐利,这位伍老爷未必那么简单。

于是沐瑶就道:“这只是我的猜测,伍老爷用最便宜的价钱卖给贝兰国,贝兰国可以定出高价卖给其他人,毕竟奇货可居。而作为合作人,贝兰国赚得盆满钵满,自然也要给伍老爷好处,不然伍老爷哪里会愿意继续做这个亏本买卖呢!“

被她这么一说,乾隆感觉自己就要抓住那点一闪而过的灵光了:“你的意思是,那位伍老爷其实跟贝兰国狼狈为奸,用最低的价钱把货物卖出去,然后契约上写的价钱是一回事,贝兰国给他的好处费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说完后,立刻明白自己跟弘昼感觉不对劲的地方在哪里。

就是这位伍老爷赚的少,实在太亏了。

大批货物从各处收来,不说需要派人过去清点和检查,路上损耗却也不少。

最后伍老爷只赚一点点,根本不符合商人逐利的要求。

一次两次就算了,算是交个朋友,好继续以后的买卖。

一年两年都这样,就十分奇怪了。

伍老爷是个商人,又不是不在意银钱的圣人,哪会为了这么点利益就四处奔波收货,还大量卖出去?

奇货可居,当然是提高价钱,毕竟物以稀为贵啊!

正因为伍老爷的反其道而行,货物数量又太大,看似还是有赚头,才叫乾隆一时没察觉得到。

他冷冷一笑道:“倒是个胆大妄为的。”

就不知道伍老爷的好处费究竟多少,得让人仔细查一查了。

乾隆不由庆幸之前因为忙碌,一时没有答应广州商行那边表扬伍老爷这个商人,不然就真是打了自己的脸面了!

沐瑶还以为乾隆会把查账的事交给傅恒来负责,哪知道他转头就交给和亲王了,觉得弘昼第一个感觉不对,那就该送佛送到西,继续把办好解决完才是。

不过明面上和亲王去广州商行那边,却是为了挑选给裕太妃挑选生辰礼物。

因着京城的玩意儿已经看厌了,和亲王才跟乾隆告假,特意去广州商行看看,毕竟听说广州商行有趣的玩意儿最多了。

其他人看着并不意外,毕竟和亲王爱玩,对京城的东西看厌了,想要找点新东西送给生母作为生辰礼物,却也很符合他的人设。

沐瑶也没想到和亲王如此高调出发,简直是十分张扬,一点都不遮遮掩掩的,大摇大摆就去了广州,还去商行走了一圈,真的挑了不少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