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修重看】(第3/7页)

姜舒兰弯弯眼睛,一点都不怕,声音也娇娇的,“娘,我也没手大呀?这都是该买的东西,不能省!”

她买的那个蛤蜊油,雪花膏,毛线,盐,富强粉,胶鞋,五花肉。

这里面哪个不是家里需要的?

理儿是这个理,但是姜母节约了半辈子,从来没这般大手大脚过。

光看那东西都看得眼皮子直跳,她深吸一口气,才能让自己不晕过去。

“毛线,谁让你买毛线的,家里哪里用得上?这么金贵的东西,还买这么多。”

还是上好的羊毛线,软和又舒服,就是这得多贵啊!

“还有胶鞋,你爹那双脚什么不是穿?买这么好的胶鞋做什么?那个雪花膏也是,咱们全家都是枯树皮,谁用得上这么个好玩意了。”

当父母的就是这样,他们可以给孩子无条件花钱,花再多也不心疼。

但是等到孩子们给他们买东西的时候,就是买一根针都能唠叨很久说太贵,不喜欢。

其实,哪里是不喜欢呢,就是舍不得孩子乱花钱。

姜舒兰突然就上前,抱了抱姜母的腰,软软道,“娘,我明天就要走了,您别叨叨我了,好不好呀?”

“我这么多年也没给你们买过东西,反而是家里一直在给我买,我现在手里稍微有点闲钱,您就让我买嘛。再说了我给您,给家里买东西——”

她捂着胸口,大眼睛弯成了月牙,小声道,“是真的很高兴嘛!”

就是那种极为欢快的,她姜舒兰啊,终于有机会可以为家里做点事情了。

而不是一直像之前那样,因为无法参加高考的事情,在家耽误那么久,全靠家人来养她。

这话说的哦。

姜母泪花乱转,她也不再吼了,想了想摸了摸姜舒兰的发梢,叹口气,“人家说穷家富路,你一下子去那么远的地方,身上多留点钱总归是没错的。”

姜舒兰嗯了一声,她抬头看向周中锋,“我们的家庭里面的钱没动呀,再加上又不是天天买,就买了这一次,周中锋也同意了,是不是呀?”

周中锋点头,声音坚定,“是!”跟着安慰,“娘,这些东西没花到多少钱。”

姜母算是明白了,这俩在一起都不是过日子的人,瞧着手大的!

她就说之前舒兰也不是手大的人,怎么突然手指头这么松散,原来是背后有周中锋惯着的。

姜母到嘴边的话就咽回去了,算了。

这小两口的事情,她还是不掺和了。

“我下午把富强粉和面给你们包饺子,明儿的一早你们赶火车,剩下的一些我给你们做成蒸饺,带路上用热水烫一下就能吃。”

刚好那一斤五花肉将将放进去,再去自留地里面拔几根萝卜。

包个萝卜丝肉馅饺子,一口下去香喷喷的猪油渣,好吃极了。

姜舒兰蹙眉,这富强粉和肉,原本她准备想让家里改善下伙食的,并不是让她带走的。

但是,她也明白姜母这个人一旦做决定了,就没人能劝得住。

姜舒兰和周中锋对视了一眼,周中锋秒懂提着刚买回来的酒,去找老丈人说话去了。

姜舒兰则是拿着几瓶蛤蜊油和雪花膏以及毛线,去找了几个嫂子。

这会大嫂和二嫂三嫂都在柴房烤火的,同时还分拣药材,各个手里拿着箩筐低头细细地挑拣。

这是细致活儿,姜家男人们做不来。

每次姜父都是拜托几个儿媳妇做的,也不是白做。

按斤算钱一斤五分,反正姜父对外也收药材,与其这样还不肥水流到自家田里面。

东省冷得很,猫冬的时候在家闲着没事,分拣药材赚个零花钱倒是不错。

只是,这会她们想的却不是赚钱,而是在低声交谈,“伤寒草我挑的有半斤了,也不知道够不够舒兰带到海岛用。”

这种药草是干的,半斤都足足有半筐子了。

“我也是。”

二嫂也叹口气,“你是伤寒草还好点,又不是月月感冒,这益母草才麻烦,舒兰每月来好事的时候,总是肚子疼,益母草我挑的四两,我算了算这也熬不到几次药就没了,这往后舒兰怎么办?”

冬天了,药草不好找,这益母草几乎是家里所有的了。

蒋秀珍倒是没说,她只是担忧道,“我倒是不怕这些,反正当地有大夫,主要是我听说海岛那边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热的厉害,舒兰是咱东北的娃,抗冻,这抗热不?”

三个嫂子个个都是忧心忡忡。

姜舒兰推门进来的时候,柴房的木门咯吱一声。

三个嫂子同时止住声,抬头看过来,“舒兰回来了!”

“快把你和妹夫拍的照片给我们看看。”

姜舒兰早有准备,把照片递过去,大嫂蒋秀珍先接了过去,她展开照片一看,不由地道,“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