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3/4页)

“云家竟然这样?”林氏吃惊道,“大嫂才刚过世,这就说续弦的事?”

江云康点头说是,“应该是想早点定下,怕母亲给大哥定下其他人。”

林氏也觉得这个事让人难接受,但她并不惊奇,因为这样的事时常会有,只是男人们听到内宅的事没她多。

一声叹气,林氏想到了大房的三个孩子,“大嫂就这么走了,往后她的三个孩子也不懂该怎么办。若是大哥真要两年后续弦,母亲怕是没那么多心力。”

江云康也想过这个问题,不过他觉得,孟氏那么不喜欢林氏,应该会让二嫂去管更多。

但等大哥丧假结束,孟氏竟然让林氏去帮着学些管家的事。

本来江云帆是说林氏温柔娴静,可以把三个孩子先放三房。但孟氏太看重嫡出的孙儿,说怕被林氏过了商贾之气,还是决定亲自带孙子孙女。

但一个人的精力总归有限,孟氏还有些年纪,不可能所有事情都兼顾道。

她也希望向氏能立起来帮管家,可过去几个月的事情证明,向氏的脾性就不适合管家,时常得罪人还不知道。

没办法,孟氏只能把林氏叫去,先管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

江云康听说后,想让林氏装傻,只要搞砸几次,往后孟氏便不会找她。

但陆氏和林氏说,往后三郎是要当官的人,不管是外放还是分家,林氏总有一天要管家。既然孟氏给的活不累,不如先上手学着。而且管家后,也能知道侯府的一些底细,林氏便应了下来。

过去两年多,林氏的性格变了好些,虽然还是容易心软,但会有自己的底线。

孟氏让她管园林,她先是请原本的老人们吃了顿饭,接着喝酒时让老人收下她准备的新人。安插了自己的人,才能知道具体的情况。

这些都是陆氏和她亲大嫂教的,如今林家就在京城,有什么不会的,派人去林家问一嘴就好。一个月下来,林氏该整顿的整顿,该换人的也换了,还帮侯府省下一些开支。

到十一月,京城下了第一场初雪后,园子里的事便少了。

孟氏看账本时,才发现林氏是个有本事的,诧异了好一会儿。她叫来几个老人问了问,听到下人都说林氏看着和气,但不好糊弄,她心里又很复杂。

一方面,孟氏不想看林氏太出色;另一方面,孟氏又希望林氏能帮她分担一些事务。就在这种变扭的情绪中,孟氏又打听到是陆氏一直在给林氏出主意,她心里才好受一点。

安和的死,对承安侯府的影响,也就比江云杰的大一点点。大部分人还是很快习惯没有安和的存在,看林氏参与管家后,也有不少人和林氏示好。

但也有人更讨厌林氏。

向氏原以为大嫂没了,母亲便会把整个侯府都交给她打理,不曾想母亲竟然会用林氏。虽说母亲还是把库房交给她打理,但她心里还是不太舒服。

只不过她找了林氏几次麻烦,都被林氏软软地打回来,让她心里更憋着一股气。

林氏也知道二嫂看她不顺眼,有时候会和江云康说两句。

但随着会试的时间越来越近,江云康在家的时间便很少。

直到腊月二十二,木须才给江云康和林源放年假。

在木府的最后一日,木须给江云康和林源都布置了任务。

“虽说这些日子你们不在木府,但该读的书都要读。”木须看着堂下的两个人,目光刚转到林源,看林源软趴趴的,他就想拿戒尺打两下,但还是忍住,“特别是三郎,过完年,你就要会试。即使是过年,也不该因此而荒废学业。”

“学生明白。”江云康认可道,“今年除了必要的宴席,其余的应酬,学生都会推了。”

木须满意地点点头,想要说林源两句,但想到说了也是白说,林源肯定不会自觉读书,便拿出文渝寄来的信和文章

“这是文渝这段时间的文章,三郎你带回家好好看看。”木须拿出厚厚一叠纸,“你的文章,我也同样给他寄去,你们得互相学习,才能有进步。”

林源看江云康很高兴地接过,不解地小声道,“姐夫,你怎么还高兴呢?好不容易过年放个假,你该放松一下才是。反正复习也不差这几日,何必那么……辛苦。”

不等林源说完,木须就走到林源跟前,瞪着他道,“别当其他人都和你一样懒,我给你布置的任务,你给我好好背。若是新年考你时背不出来,有你好果子吃。”

木须带了大半辈子的学生,林源是唯一一个要他催着、压着读书。

以前的学生都恨不得追着他谈论学问,只有林源这个小兔崽子皮厚。

林源看先生放下脸,害怕被家里的爹娘混合双打,赶忙点头先说好。

等离开木府时,林源就忍不住和江云康抱怨,“读书是真的累,姐夫你看看我的脸蛋,都小一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