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赐死(第2/4页)

王氏咽下口中的食物,道:“也不知道阿九这会儿吃上饭了没。”

顾澈去了文家的书斋,他本就会一些伪装,又经过叶音的建议,于是伪装的更好了。

明明只是眉毛画粗了些,皮肤暗沉泛黄了些,眼底弄了些青黑,脸上画上斑点,整个人便逊色大截。但也符合一个泥腿子的扮相了。

人们惯会以貌取人,尤其顾澈并无背景,还是外地人,只是因为其妻救过文姑娘,便得了好差事,叫其他人如何能心服。

不过书斋里处事委婉,心中不忿也不会表露出来,只是跟顾澈绕圈子。

在书斋做事,首先就得会认字,一个泥腿子认识什么,把他耍一通还傻呵呵乐。

于是傍晚时候,文大郎询问顾澈白日里做了什么,顾澈认真道:“掌柜让其他伙计带我去熟悉周遭地形,以及书斋的布局。”

掌柜/伙计:???

不对啊,他们不是带着顾澈瞎绕吗。

文大郎来了兴趣:“你觉得布局如何?”

“很好。”顾澈不好意思道:“我记了个七七八八。”

文大郎沉吟道:“会写吗?”

顾澈:“一点点。”

文大郎示意其他人拿来纸笔,顾澈生疏地握笔,歪歪扭扭在纸上画着,做记号。

文大郎惊讶地发现,顾澈居然把他们这件书斋的布局在纸上复刻了,虽然字丑了点儿。

掌柜比文大郎还惊讶:“你会写字?”

顾澈点头:“我父亲健在的时候,他送我进学堂,念过一段时间书。”

掌柜/伙计:!!!

隐瞒不报,这小子好心机。

他们大意了。

跟掌柜他们的侧重点不同,文大郎并不觉得顾澈认识几个字有什么好意外的,他真正惊叹的是顾澈的好记性和顾澈对布局的触觉。

同样是这家书斋,但是文大郎的弟弟要来好几次,才能把布局记住。其他伙计就更难了。

文大郎觉得他可能低估顾澈了,他拍拍顾澈的肩膀:“阿九,你做得很好。”

“不过你这字还得再练练。”话落,文大郎直接从书斋里取了一副不错的纸笔赠与顾澈:“好好学。”

顾澈感激道:“多谢大公子。”

文大郎颔首:“今天也晚了,回去吧。明天按时辰来。”

顾澈:“是。”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这座富庶的城市才刚刚掀起热闹的一角。

江南的吴侬软语美人帐暖,名动天下。

顾澈沿着街边行走,普通人早已回家,街道上多了许多马车,行过时还残留着淡淡的香气。公子哥儿们的调笑声,仿若宣布着好戏开场。

顾澈心如止水,进入陌生又有些熟悉的小巷,最后在一家院门前停下。

他轻扣三声门,里面传来询问:“谁呀?”

顾澈:“娘,是我。”

王氏开门,迎着顾澈进去,随后再度关上门。

夜色深了,屋里点了油灯,顾庭思收着一根长长的圆木棍,冬日的晚上却汗如雨下。

顾澈薄唇轻启,但最后又没说什么。

叶音将饭菜端上桌,招呼顾庭思和顾朗洗漱。

顾澈的碗里夹来一块煎豆腐,他望过去,叶音温声道:“娘的手艺好,素菜也是一绝。”

“谢谢。”顾澈垂首吃下。他看来是真的饿了,比昨日多用了半碗饭。

顾澈简略地说了一下在书斋的事,道:“一切都还算顺利,你们呢?”

顾朗擦了擦小嘴巴,跳下凳子,跑去拿来几张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字。

是叶音教的。叶音满打满算也只跟着顾澈学了半年,自己写字都不怎么样,顶多能把字写全。

而顾庭思从小尚武,不爱女工诗文,在教顾朗念书这方面,帮不上什么忙。

顾澈没打击顾朗,还夸他记性好。饭后,顾澈将纸铺于桌上,握着顾朗的小手,一笔一划地教他。

白日里顾朗学过的《三字经》内容,顾澈也帮着他温习,再讲解释义。

其他人轻手轻脚去冲洗自身,叶音端来两碗糖水,“喝点热的暖暖身子。”

顾澈看到顾朗小脸上的疲惫,他微微一愣:“今日就学到此,喝了糖水睡觉。”

顾朗:“嗯。”

小院子不大,一间厅堂,两间厢房,一个小小的杂物房,一个小厨房和一个茅厕,再加上一块巴掌大的空地,就是这个小院子的全部了。

顾澈和顾朗住一间厢房,顾庭思,叶音和王氏三个女人住一间厢房。

为了照顾顾庭思的隐私,叶音特意扯了块布,从中间隔断。

睡觉前,王氏跟叶音念叨:“娘看白日里还算暖和,想着在院子的角落里种些青菜,这样也能省点菜钱。”

叶音并不赞同,他们不缺这点钱,本来地方就小了,顾朗在厅堂念书还好点,但庭思和顾澈会在院子里练武。

如果种了青菜,他们难免会束手束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