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曾经,有你有我(第4/7页)

后来,秦所依才知道,这个朋友之所以和傅羽修对着干,其实就是想接近傅羽修,以另类吸引傅羽修的注意,对她不是真心的友好,她只是一颗棋子罢了。从此,秦所依选择了和傅羽修一样的态度,拒绝和任何人做朋友。傅羽修是因为高傲不屑,她则是害怕受伤害。

从她七岁认识傅羽修,到十七岁离开傅羽修,秦所依觉得这十年里,除了认识阿木和爷爷是一道彩虹外,其他都是雷鸣闪电,风雨交加。被压榨太久,不愿做奴隶的人终于可以起来了!

可是,在国外成长到将近成年的秦所依,在国内的生活很不如意,更多的是不快乐。妈妈重新嫁人后,有了妹妹和弟弟。小她五岁的妹妹对她这个陌生的大姐,充满了排斥。倒是比她小十岁的弟弟,对她最热情了。每天姐姐、姐姐地喊,让不自在的秦所依稍觉安慰。但觉得自己是多余的的心情,始终散不去。加上中外的文化差异,被傅羽修“驯化”,她一个朋友都没有,感到很孤独。

刚回国的那些夜晚,秦所依就蜷缩在床上,抱膝无声地哭上一晚。有时候甚至想着,情愿继续留在荷兰,继续被傅羽修压榨欺负,也好过在这里的无助。所幸那段时间,傅羽修总会打越洋“骚扰电话”,虽然依旧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说些不好听的话,但那时那刻的秦所依感觉倍加亲切,听着傅羽修骂人的时候,都会傻笑。

傅羽修忍不住问:“秦所依,你脑子烧坏了?我骂你,你还在笑?”

秦所依躺倒在床上,一双漆黑如墨的眸子望着天花板,嘴角挂着笑:“老朋友天天给我打电话,这么深厚的友谊,我知道这是亲昵的呼唤。”

电话那头,傅羽修觉得在秦所依身上找不到乐子了,直接挂了电话。

后来,傅羽修的电话越来越少了。傅羽修说,要考大学了,要认真学习,没空给她打电话。

秦所依知道这是借口。傅羽修根本不爱学习,吊车尾是他的代言词。他肯定是找到新的玩伴,把她抛弃了。

秦所依的不合群,被细心的妈妈袁青发现了。她找秦所依单独谈话。秦所依是个闷葫芦,袁青问不出个所以然,只得自己摸索原因。后来袁青从老师口中得知秦所依在学校里一直独来独往,没有任何朋友。

袁青觉得是学校的档次跟不上,秦所依和同学没有共同话题。再者,她觉得秦所依和妹妹秦所瑶不是很和,权衡再三,最后决定给秦所依转校,新的学校是A市唯一一家寄宿私立学校。是的,袁青是想让秦所依住在学校,这样能长期和同学接触,加深友谊。可是秦所依不是这么想的。她认为这是变相地排挤她,不想让她插足于这个家庭。

秦所依也硬气,既然如此,谁稀罕?转校就转校,最好以后老死不相往来。秦所依是带着满身的怒气转到A市的新纪元学院。她还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她被袁青带到班主任的面前。班主任一看就知道是个温柔的女性。一头乌黑柔顺的披肩长发,圆圆的眼睛,圆圆的鼻子,笑起来嘴角两个小梨涡,看起来十分亲切。

班主任姓赵,她微笑地看着秦所依:“你以后叫我赵老师就好。”

秦所依属于吃软又吃硬的人。简单解释,对她好的,她摇尾巴吐舌头卖乖,如宠物狗;对她不好的,夹着尾巴有求必应,如丧家犬。她礼貌地回了一句:“赵老师。”

袁青见安排妥当,跟秦所依嘱咐了两句,便离开了。

赵老师告诉秦所依:“马上就上数学课了,你课本拿了没有?”秦所依摇头。赵老师想了想,“要不你先去上课,下课后再去拿课本?”

秦所依没什么意见。

赵老师便带秦所依去教室。

私立学院就是比公立学校条件好。单看建筑与设施等硬性条件,都比公立学校略胜一筹。软件条件嘛……秦所依瞄了一眼始终保持笑容亲切近人的赵老师,她觉得软件完胜!

赵老师带秦所依来到0班。秦所依站在0班的门口,愣了一愣,及时叫住正准备敲门的赵老师:“老师,0班?”

“是的。全年级最好的班级。里面全是优等生,我看你在第一中学的成绩,非常拔尖。不要有压力,你适合这里。”

在荷兰的时候,秦所依的成绩已经无人能敌了。傅羽修说,她的智商和情商成反比。秦所依不甘示弱,告诉他,他的智商和情商成正比。傅羽修的成绩从来没突破倒数第二,永远是吊车尾。如此着急的智商和情商成正比的话,情商堪忧……

傅羽修听出秦所依的讽刺,赏了她“一丈红”。何为一丈红?就是一瓶红酒。这是最残酷的惩罚。因为秦所依对酒精过敏,不能喝酒。酒后,浑身发痒,尤其是脚底板。但是挠脚底板也会痒。挠也不是,不挠也不是,只能百爪挠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