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2/4页)

“怎么起的火,宫里头有人在说么?”

小樱道:“说的倒是不少,就是听起来都不大像,有说是蜡烛倒了的,有说是不知道哪里飞出来的火星子,不过不管谁怎么说,是贵妃娘娘跟前拢的火盆窜起来的火苗子,这倒是都瞧见了的。”

周宝璐皱皱眉:“昭德殿今儿这么多人,怎么还拢火盆子?就是贵妃娘娘怕冷,抱个手炉子也就罢了。”

当然,宫里的火盆子,虽说是盆,但实际上还是像炉子,黄铜的大盆,里头烧着银霜炭,上头加一层黄铜盖子,高起来半寸的样子,是以免偶尔有炭爆了火星子烫了人。

这种火盆子窜出火苗子,就有点不寻常了。

小樱道:“贵妃娘娘原是抱了个手炉子的,只是禧妃娘娘坐在跟前,见贵妃娘娘脸色不大好,说这昭德殿阔大,比别的地方冷些,贵妃娘娘有了身子,格外要珍重些,便打发殿里伺候的丫鬟出去拿了个火盆来,叫放在贵妃娘娘左边角落那里,横竖台阶上头,本来也少有人走动。”

周宝璐琢磨了一下:“那有没有人说火苗窜起来的时候,有人在那火盆跟前么。”

“没!”小樱想了想:“都说那跟前没人。不过有个丫鬟隔的近些,她说在火苗窜起来之前,她好像听到旁边有像是爆竹的声音。不过也说不准,昭德殿那会子那么多人,那样热闹,她自个儿也不敢肯定呢,”

这倒挺奇怪的。

周宝璐总觉的这事儿有点蹊跷,她真不能信这样的火盆能窜出火苗子来,还有,谁把火盆放的挨着帷幔?

这是故意还是缺心眼儿?

在宫里,缺心眼儿死的很快,并不好找呢。

周宝璐又琢磨了一阵子,回想火烧起来的时候周围的状况,贵妃高踞主位,左边站着卫文氏在说话儿,右边坐着宁妃,倒是禧妃,却与贵妃隔着一个人,反不如卫文氏离贵妃近。

对!自己当时还多看了一眼,心里想着,贵妃提携娘家真是不遗余力,这样的场合,把卫文氏叫到身边儿来说话,连宫里的一品妃位都反要让一步儿了。

想起那个位置距离,周宝璐心中有了个大致轮廓,假定火盆里的火是注定会爆起来,众人惊慌,那么卫文氏站的那个距离,若是被人狠推一把,就能撞到贵妃身上,把贵妃撞倒在地,这样一来,贵妃若是保不住腹中胎儿,卫文氏就完了,就算保住了,卫文氏也要被训斥,丢尽颜面,失去贵妃欢心。

所以,这个事情,是针对卫贵妃与卫文氏?

周宝璐想了一阵子,根据她的情报和分析,现在禧妃痛恨卫贵妃和卫文氏是肯定的,不过禧妃这人,周宝璐是分析过的,背后阴私手段是一套一套的,但当面动手却不是她的风格,这一回的举动,看起来就不像她的风格呀。

虽说当时的情形分析起来是指向禧妃的,但周宝璐依然颇为疑惑。

后宫出了这样要紧的大事,皇上先就去探望了贵妃和宁妃,贵妃无恙,只是受了惊,略有些动了胎气,御医回奏只需歇几日好生保养,就没什么要紧了。

反而是宁妃伤的重,右边手臂被燎伤了一大片,已经上了烫伤的药膏,裹了起来。

听说皇上来看她了,宁妃忙迎到门口来,因着才受了伤做了治疗,穿着宽袍大袖的浅淡颜色衣裙,不施脂粉,头上只松松的绾了头发,只插了一根通体莹润的白玉簪,看起来竟然格外清丽。

宁妃盈盈下拜,十分感激:“臣妾不过一点儿小伤,竟就劳陛下亲自看望,臣妾惶恐。”

皇上亲自扶了她起身,道:“伤处可还疼?朕已经瞧了脉案了,吩咐御医定要想法子,不能留下疤痕。”

宁妃请皇上坐下献茶,才道:“臣妾虽不怕留疤,就是怕不能再伺候皇上。”

宫里的规矩,有了伤疤,就不好侍寝了,牌子会被撤下,只有皇上点名儿,才能选她伺候。可宫中美人浩如烟海,皇上几时能想起你来?

皇上笑道:“你放心,你为着护着贵妃而伤,朕不会委屈你的。”

宁妃恳切的说:“贵妃娘娘腹中有龙子,臣妾既正好在一边儿,见贵妃娘娘有险,自然要伸手去护着的,在圣上跟前,臣妾说一句真心话,臣妾自己知道,自个儿不是那么有心胸的人,贵妃娘娘圣恩隆重,就是臣妾见着心里也酸酸的,只是到底圣上的血脉要紧,这点儿轻重,臣妾还是知道的。”

皇上就轻轻的点点头:“你是个懂事的,女人哪有不吃醋的,可你知道分寸,就很好,今日你能护着贵妃,可见你的忠心了,你们家从祖上就跟着太、祖爷,忠心是有的,也是你父母教导的好。”

宁妃忙站起来:“臣妾不敢当皇上褒奖,说起来也惭愧,就是这会儿,臣妾想到贵妃娘娘,心里头那点儿酸还压不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