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3页)

董灵鹫抬首。

他说:“朕不想再去见德妃,你能不能帮朕想个法子。”

董灵鹫沉默片刻,开口道:“我们还要用德妃的母族父兄,为申州兴建水利,那条运河不能没有她的父亲,在建造运河上,工部再补不上来第二个人,且工匠齐备、资费甚巨,这条运河若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她就说到这里,因为孟臻望着那盏灯,已在烛火下晃得闭上了眼睛。他说:“好……好。”

董灵鹫从这个早已坐稳了江山、并且知道如何坐这片江山的男人身上,感受一股共通的可悲。这位君王竟然要习惯用自己的荣宠、用自己的“喜爱”,对臣子赠予一片虚无缥缈的君恩,以此安定朝臣的心,以此获得一种无形、却可以权衡政局的力量。

他是皇帝,但在董灵鹫眼中,他有时做着跟妓丨女一样的事,是这个世上最昂贵的面首和玩物、是一件维系君臣关系的贵重赠礼。他的身体、他的喜好、他的爱,都不属于孟臻自己。

她重新垂下眼眸时,听到孟臻起身的声音,她知道这是要去德妃那里,临走之前,孟臻忽然回首,捻着冬日里厚重的门帘,对她道:“我还是想陪檀娘。”

檀娘是董灵鹫的乳名。

说罢,他便离去了。后来直到几年后他病倒、乃至于临终前的清醒时日,明德帝都没有再提到过这件事,好像有些事试探了一次,表面上一笔带过、不值一提,但其实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当王皇后哭声渐弱时,董灵鹫的微弱回忆也就此烟消尘灭。

她道:“你回去吧。”

太后抬起手,将她脸上的泪痕擦净。王婉柔怔怔地望着她,她仿佛醍醐灌顶般地领悟夫君口中说得“不敢”,究竟是什么意思,那不仅是对母亲的依赖,还有对一位近乎“圣人”的治国前辈的深信不疑,只要有母后在,他们心里就有一块坚不可摧的柱石。

王皇后深深地吸气,低头叩首,而后才缓缓地起身,拭泪告退。

在离开慈宁宫时,她隐约听到了母后清净平淡的声调,不知是对谁交代着:“传我的口谕给魏缺魏侍郎,就说,哀家准许动刑,刑死无咎。”

……

下达了这道口谕后,仅仅一夜之间,便由刑部侍郎魏缺提审,得到一份口述的认罪供状,说这位御医曾受过徐家政敌的恩惠,这位恩人虽然已经故去,但郭御医却深刻记得,所以为报复徐家气焰嚣张,出此下策。

供状写罢之后,郭御医在狱中畏罪自尽。

原本应该被推出去做替死鬼的某个卑微奴婢,还不知道自己的性命在她懵然不知的时候,便从阎王爷的手里转了个圈,压在董太后的手中,免去她成为政治牺牲品的残酷命运。

这份供状递进慈宁宫时,天刚蒙蒙亮。

瑞雪侍候太后洁净双手、洗漱更衣时,内侍从旁呈上了那份供词。董灵鹫只是晲了一眼,问:“人还活着吗?”

内侍悄声道:“自裁了。”

董灵鹫没说什么,她的额角隐隐抽痛,生出耳鸣的症状。她想,皇帝会如愿见到一个气焰收敛的徐家,用一条忠心耿耿的人命。

但这世上用人命换来的结果实在太多了。董灵鹫亲手批复的奏折、驳回的上表中,就有许多用鲜血骨肉填上来、制衡各方后,才能顺利推行的政策。昔日抄贪腐、诛奸宦、杀叛逆,波及带累而死的人,连个身份都没有,但这些政策推行下去、却又能惠及万民。

这不是一道选择题,她跟孟臻都没有选项。只能在达到目的的前提下,尽量保护这些权力倾轧下的易碎之人。

装扮到一半,瑞雪正将金钗、流苏等物,簪上她的鬓发,忽然从中挑见一根素白的银丝。她小心地眺了镜中一眼,将银发藏在乌鬓之中。

正在此刻,内侍引着郑玉衡回来。他一夜未眠,看上去却像不累的模样,神情里甚至有点儿让病人起死回生的振奋。

郑玉衡一进殿中,先向董灵鹫行礼,又问瑞雪:“姑姑,太后的药煎了没有?”

他这样急匆匆地回来,连换身衣服都来不及,就是想着监督太后晨起喝药,而不是又被不知道从哪儿递上来的请示打扰。

瑞雪还没说话,董灵鹫先道:“停下,说正事。”

郑玉衡才止了去侍药间的脚步,他眉目清澈,身上挟着沁凉的晨露,眼中熠熠:“徐妃娘娘已经无碍了,只要好好调养,按照臣的方子服药,不出半月,就能下地行走,恢复如常。”

董灵鹫轻轻颔首,没有避着他,直接跟女官道:“午后递个信出去,让司天监想个办法,编套说辞出来,让徐妃离宫。待她能行走,哀家做主把她送到坤宁行宫去陪德太妃,养养身体。”

瑞雪应了声是,郑玉衡却怔愣了一下,满头的热血被一盆冰水浇了个干净。他不知道太后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收敛神情,抿了抿唇。